2014年度禪修活動

■報名辦法:請使用網路報名,以減少法工的作業。報名網頁如下 (即日起至額滿截止)~~

1.台北深坑因緣觀與生命療癒十日禪(5/22-6/1):
 
http://goo.gl/2sTUoT

禪修錄取名單:http://mhjt.pixnet.net/blog/post/57922594

報名洽詢電話:
1.台北電話:02-88091265   02-22404938
2.花蓮電話:02-88091265   02-25958736   02-25959497
3.埔里電話:0933-541789(楊師姐或 (049)2933238(演庭法師)

■指導禪師:淨光法師 (生明法師)
法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,現任「明和講堂」負責人。十餘年來,已於電台或社區大學開辦過千餘場心靈成長講座,並指導編譯十冊《雜阿含經》白話叢書。法師致力弘揚佛法,開演古今偉大心靈的智慧,協助現代人釐清心靈困惑,開發生命潛能,走向自由人生。

■禪法宗旨:原始佛教如來禪
以原始佛法之相應部與阿含經教為基礎,教導佛陀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因緣的正覺之法,即正觀五陰緣生、無常、苦、非我、非我所;得以清淨自心,度諸憂悲,滅諸苦惱;契入四聖諦,斷諸愛欲,通達究竟苦滅的四念處因緣觀禪法。

■費用:隨喜贊助

■報名資格:新學員須年滿16歲,身心健康,並可接受禪修作息規範。經審核通過錄取者即可參加。錄取名單將公佈於網站,並寄發『錄取報到通知單』。

■備註:
1.請自備盥洗用具、茶杯、寬鬆衣物、保暖衣物、健保卡、個人醫藥用品。
2.交通方式:請見報到通知單。
3.禪修期間全程禁語。

■主辦單位:原始佛教明和講堂
地址:103 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88號3樓之3
電話:02-25959497
劃撥帳號:18901037 戶名:卓榮德
E-mail:mhjtsm@gmail.com
臉書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hjtsm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十二章:離斷五蓋,行八正道

佛言:苦非宿命,
貪、瞋、睡眠、掉悔、疑,此五因緣生心法憂苦。
尸婆外道見法。

◆經文 印順本外道出家相應13經、大正本977經、佛光版969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
爾時,尸婆外道出家,來詣佛所,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,退坐一面,白佛言:「瞿曇!有一沙門、婆羅門,作如是見、如是說:『若人有所知覺,彼一切本所作因;修諸苦行,令過去業盡,更不造新業。斷於因緣,於未來世,無復諸漏;諸漏盡故,業盡;業盡故,苦盡;苦盡者,究竟苦邊。』今瞿曇所說云何?」


佛告尸婆:「彼沙門、婆羅門,實爾洛漠說耳!不審、不數,愚癡、不善、不辯。所以者何?或從風起苦,眾生覺知;或從痰起,或從唌唾起,或等分起;或自害,或他害,或因節氣。」


「彼自害者,或拔髮、或拔鬚、或常立擧手、或蹲地、或臥灰土中、或臥棘刺上、或臥杵上、或板上、或牛屎塗地而臥其上、或臥水中、或日三洗浴、或一足而立身隨日轉。如是眾苦精勤有行,尸婆!是名自害。他害者,或為他手、石、刀、杖等種種害身,是名他害。尸婆!若復時節所害,冬則大寒,春則大熱①,夏寒、暑俱,是名節氣所害。」


「世間真實,非為虛妄。尸婆!世間有此真實,為風所害,乃至節氣所害,彼眾生如實覺知。汝亦自有此患──風、痰、唌唾,乃至節氣所害覺,如是如實覺知。尸婆!若彼沙門、婆羅門言:『一切人所知覺者,皆是本所造因。』捨世間真實事,而隨自見作虛妄說。」


「尸婆!有五因、五緣,生心法憂苦。何等為五?謂因貪欲纏、緣貪欲纏,生心法憂苦;因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緣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生彼心法憂苦。尸婆!是名五因、五緣,生心法憂苦。」


「尸婆!有五因、五緣,不生心法憂苦。何等為五?謂因貪欲纏、緣貪欲纏,生彼心法憂苦者,離彼貪欲纏,不起心法憂苦;因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緣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生彼心法憂苦者,離彼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不起心法憂苦。尸婆!是名五因、五緣,不起心法憂苦。現法得離熾然,不待時節,通達現見,緣自覺知。」


「尸婆!復有現法離熾然,不待時節,通達現見,緣自覺知,謂八正道──正見乃至正定。」


說是法時,尸婆外道出家,遠塵、離垢,得法眼淨。


時,尸婆外道出家,見法,得法,知法,入法,離諸狐、疑,不由於他,入正法律,得無所畏。
即從座起,整衣服,合掌白佛:「世尊!我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,受具足,得比丘分耶?」


佛告尸婆:「汝今得出家。」


如上說,乃至心善解脫,得阿羅漢。

 

◆讀經筆記

我曾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
那時,有一位外道的出家人,名叫尸婆,來到佛所,拜訪佛陀,與佛陀見面後,向佛陀問訊請安,退坐於一旁,稟告佛陀說:「瞿曇!有一派沙門、婆羅門如此知見、如此說:『若人對於苦有所覺知,則知道這一切的苦,皆源於自己過去宿命的所作所為;故修行種種苦行,令過去的業報滅盡,同時不再造作新業。斷除這些苦因,令這業緣無所緣起,於未來世不再生苦與煩惱,這些煩惱有漏因此得以滅盡,種種的業報也跟著滅除;業報滅除了,所以苦不生;苦盡不再生,那就到了苦的邊際。』不知瞿曇您的看法如何?」


佛陀告訴尸婆說:「這些沙門、婆羅門如此說法,實在是太草率!沒有好好的審察、細數,是愚癡、不好的、不擅於分別的!為什麼呢?這些苦,有的是受風寒而起,於此眾生都能覺受知道;有的由痰引起,有的由唾液引起,或是由上述因素綜合引起;這些苦,有的是自虐自害而起,有的是受他力他害而來,有的是因四季節氣的變化而產生。」


「因自虐自害而生的苦,如拔自己的頭髮,或拔自己的鬍鬚,或一直高舉雙手而立,或蹲在地上,或躺在灰土中,或臥於荊棘上,或躺在木槌、木板上,或將牛屎塗於地並臥其上,或將身體臥在水裡,或一天洗三次澡,或單腳站立、身隨太陽而轉。像這樣,用種種苦行精勤修練者,尸婆!這就稱為自害。」


「因他力他害而生的苦,如被他人用手所傷,或被石頭所砸,或被杖打等,種種因他力而產生的危害,這就稱為他害。」


「尸婆!如果遇到四季節氣的變化,身體會因為無法調適,而產生種種的苦感,如冬天的大寒、春天的悶熱、夏天的忽冷忽熱。像這樣的苦受,是來自於四季節氣的變化,這就稱為節氣所害。」


「以上這些苦受,在世間確實都存在著,並非虛妄。尸婆!世上確實有這些苦受的現象存在,例如,受到風寒而生痰、唌唾之苦,或是自虐自害,或是受他力所害,或是受節氣的變化所害。這一切的苦,所有眾生都能如實覺知。你也一樣有這些惱患──從風寒、生痰、唌唾……,一直到受四季節氣的變化所苦的感受,你也都能確實覺知。尸婆!如果那些沙門、婆羅門說:『一切世間人所覺知的苦,都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的作為而起,全歸於宿命。』這樣的說法,就是悖離世間的實相,而隨著自己的無知妄見,說虛妄不實的話。」


「尸婆!有五種因、五種緣,會使心生起憂患與惱苦。哪五種呢?就是因貪欲生染著,而於五欲之境,無有厭足,故心緣此,為貪欲所纏,不得出離,而生憂苦;因心生瞋恚,故於違情之境,心懷憤怒;因心想睡眠,故心性被昏沉覆蓋;因心生掉悔,故心躁動不安,無法止息;因心生疑,故於法猶豫而無決斷,隨妄念流轉。心因為這些現象,故生起了憂患與苦惱。尸婆!就是這五種因緣,使心生起種種憂苦的現象。」


「尸婆!有五種因、五種緣,不會使心生起憂患與惱苦。哪五種呢?就是因貪欲生染著,而於五欲之境,無有厭足,故心緣此,為貪欲所纏,不得出離,而生憂苦;心若離此貪欲,於境不抓、不取,即不著、不纏,故不生憂苦。因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故緣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而心生憂苦;心若離於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即不會生起憂苦。尸婆!這就是使心不生憂苦的五種因緣。當下即能出離種種的憂患苦惱,不須等待來日,當下就能見證,這一切皆緣自對於自己的身心經驗,如實的覺察與了解。」


「尸婆!另有一種方法,就是行八正道,能當下使心出離憂患、惱苦,不須等到來日,即能當下見證,這一切皆緣於對於自己的身心經驗,如實的覺察與了解。八正道是──以正見做主體,正志為導向,身、口、意行皆不離正語、正業與正命,精進於離欲惡不善法、增長善法,常思正念,心止於正定。如此即能遠離各種惱熱,當下通達清淨涅槃。」


佛陀說這些法要時,尸婆外道,離斷了世間的妄見所起的塵垢,見到法的實相,得法眼淨。


這時,尸婆外道出家,見法,知法,入法流,對法已不再有狐疑,這一切皆非他力之助,而是行於佛陀所教誡的正法律中,心無畏懼而得自在。
他從座位起身,整理好衣服,合掌禮佛,稟告佛陀說:「世尊!我現在可以在您的正法律中出家,接受完整的比丘戒,成為一名正式的比丘嗎?」


佛陀告訴尸婆說:「你現在就可以出家成為比丘了。」


就如上面所說,尸婆得法眼淨後,精勤修習,住不放逸,最後心得解脫,證阿羅漢。 (蔡東海)

 

◆提要 ──離於五蓋,不起憂苦

苦是因無知、無明而聚集。但當時一些外道修行人,視之為宿命,認為苦是由過去所作的業報而來,故修種種愚癡苦行,盼以離斷苦業。


佛陀指世間的苦受,是由自害、他害、節氣所害而來,若以宿命論來看待自身所受的傷害或病痛,則為虛妄不實。


要止息心的憂苦,最重要的是要離斷五蓋──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的糾纏,行八正道,端正自己的身、口、意行,如實察覺心的狀態,不取不著,當下即能離苦得清涼。

 

◆註釋

①春則大熱:此處指印度夏天雨季期之前的氣候。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原則十四:全面念住,活在當下

修習四念處的第十四個原則是:善巧選擇當下念住的所緣,無間斷的培育明覺。
正念正知身、受、心、法的集與滅,不顧念過去也不投射未來,就是活在當下。
正念當下,能夠斷除我欲我愛的習性衝力,令身、語、意的慣性反應無緣生起。
蛻去重重愛欲,堪能梵行清白,善男子難陀的重生,得力於無間斷的覺知當下。
他善護根門,觸境明覺,心不隨境流轉。他飲食知量,如理省察,不起貪求想。
他精勤修行,培育自覺,去除五蓋覆心。他一心正念,覺知諸心相的生滅轉變。
從一念一念覺,到覺性圓滿念念明覺,他以正念莊嚴生命,以清淨心迴向世間。
善男子難陀,具足正念正智捨心住,活在自知自明自覺裡,堪為修行人的典範。

◆經文 印順本入處相應220經、大正本275經、佛光版274經①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其有說言:『大力者,其唯難陀②!』此是正說。其有說言:『最端正者,其唯難陀!』是則正說。其有說言:『愛欲重者,其唯難陀!』是則正說。諸比丘!而今難陀,關閉根門,飲食知量,初夜、後夜精勤修習,正念、正智成就,堪能盡壽,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。」

「彼難陀比丘,關閉根門故-若眼見色,不取色相,不取隨形好。若諸眼根增不律儀,無明闇障;世間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,不漏其心,生諸律儀,防護於眼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根,生諸律儀。是名,難陀比丘關閉根門。」③

「飲食知量者-難陀比丘於食繫數,不自高,不放逸,不著色,不著莊嚴,支身而已。任其所得,為止飢渴修梵行故;故起苦覺令息滅,未起苦覺令不起故;成其崇向故;氣力安樂,無間獨住故④。如人乘車,塗以膏油,不為自高,乃至莊嚴,為載運故。又如塗瘡,不貪其味,為息苦故。如是,善男子難陀,知量而食,……乃至無間獨住。是名,難陀知量而食。」

「彼善男子難陀,初夜、後夜精勤修業者-彼難陀,晝則經行⑤、坐禪⑥,除去陰障,以淨其身;於初夜時,經行、坐禪,除去陰障,以淨其身;於中夜時,房外洗足,入於室中,右脇而臥,屈膝累足,係念明相,作起覺想;於後夜時,徐覺、徐起,經行、坐禪。是名,善男子難陀初夜、後夜精勤修習。」⑦

「彼善男子難陀勝念、正知者-是善男子難陀,觀察東方,一心正念,安住觀察;觀察南、西、北方,亦復如是,一心正念,安住觀察。如是觀者,世間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,不漏其心。彼善男子難陀,覺諸受起,覺諸受住,覺諸受滅,正念而住,不令散亂。覺諸想起,覺諸想住,覺諸想滅;覺諸覺起,覺諸覺住,覺諸覺滅,正念而住,不令散亂。是名,善男子難陀正念、正智成就。」⑧

「是故,諸比丘!當作是學:關閉根門,如善男子難陀;飲食知量,如善男子難陀;初夜、後夜精勤修業,如善男子難陀;正念、正智成就,如善男子難陀。如教授難陀法,亦當持是為其餘人說。」

時,有異比丘而說偈言:

「善關閉根門,正念攝心住,飲食知節量,覺知諸心相。
善男子難陀,世尊之所歎!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若有人說:『健壯有力的人,非難陀莫屬!』這是正確的說法。若有人說:『容貌最英俊的人,非難陀莫屬!』這是正確的說法。若有人說:『愛欲最重的人,非難陀莫屬!』這是正確的說法。然而,諸比丘!現在難陀,已判若兩人,他完善守護根門,飲食適宜適量,初夜、後夜保持清醒精勤修行,具足正念、正智;足以終其一生,過著純一滿淨、梵行清白的清淨生活!」

「難陀比丘,因為守護六根的原故-所以他眼見色時,不取著色相,不執取追逐可愛色。如果眼見色之際不能善防護,那麼心就會被無明幽暗所障礙。然而,難陀比丘,於眼見色時完善防護眼根,保持明覺觀照,不執取追逐色相,所以世間的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,無法流入他的心中。他於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嘗味、身覺觸、意識法之際,同樣完善防護根門,保持明覺觀照,不執取追逐各種境相,所以世間的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,無法流入他的心中。難陀比丘,就是這樣善護根門!」

「飲食知量的意思-就是難陀比丘在吃東西時,繫數而食,完全覺知進食、咀嚼、吞嚥的所有過程,而且依照身體的實際需要,吃得不多不少剛剛好。他在用餐時這樣正思惟:『飲食,不為享樂炫耀,不為縱容口腹之慾,不為貪著好身材,不為讓身體光滑美麗,只為了維持色身的正常運作。隨順托鉢化緣所得而食,只是為了止息飢渴,資助修習清淨梵行;是為了令已生起的苦覺(飢餓感)息滅,令未生起的苦覺不生起;是為了完成修行所崇向的寂靜涅槃;是為了讓身體健康安樂,才能無間斷地獨住修行。如人保養代步的車輛,塗抹膏油潤滑車軸車身,不為享樂炫耀,不為滿足馳騁快感,不為貪著車身耀眼,不為裝飾漂亮,只為了方便載運而已。又如以膏藥塗抹瘡傷,不為貪著膏藥的滋味,只為了治療瘡傷,止息痛苦。』善男子難陀,在吃飯的時候,就是這樣全然覺知當下,如理省察,知足適量,明白飲食只是為了讓身體健康安樂,以便無間斷地獨住修行。難陀比丘,就是這樣知量而食!」

「善男子難陀,初夜、後夜精勤修行的意思-就是難陀比丘,在白天時,精勤經行、坐禪,培育明覺去除五蓋,淨化身心。在初夜時分(晚間六時至十時),精勤經行、坐禪,培育明覺去除五蓋,淨化身心。在中夜時分(晚間十時至凌晨二時),到戶外洗足後,進入寮房內休息,右脇而臥,屈膝累足(左腳疊放在右腳上),正念正知,繫念明相,作意起覺想。於後夜時分(凌晨二時至六時),覺知身體緩緩覺、緩緩起,覺知醒覺後的一切身體動作。起床後繼續經行、坐禪,培育明覺去除五蓋,淨化身心。善男子難陀,就是這樣不分晝夜,在初夜、後夜保持醒覺,精勤修行,淨化身心!」

「善男子難陀,成就最勝的正念、正知的意思-就是善男子難陀,當他向東邊看時,一心正念,以平衡安定的心如實觀察;當他向南邊看、向西邊看、向北邊看時,同樣一心正念,以平衡安定的心如實觀察。他是這樣,對四周一切所緣境界,保持純然的覺知與觀照,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執著,所以世間的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,無法流入他的心中。善男子難陀,覺知內心種種受的生起,覺知內心種種受的持續,覺知內心種種受的滅去,保持正念,心不散亂。覺知內心種種想的生起,覺知內心種種想的持續,覺知內心種種想的滅去,保持正念,心不散亂。覺知內心種種尋的生起,覺知內心種種尋的持續,覺知內心種種尋的滅去,保持正念,心不散亂。善男子難陀,就是這樣具足正念、正智,全然覺知當下各種心相的生滅轉變!」

「所以,諸比丘!你們應當以難陀的修行生活,作為學習的榜樣:善護根門,如同善男子難陀一般;飲食知量,如同善男子難陀一般;初夜、後夜不貪睡眠,勤修道業,如同善男子難陀一般;具足正念、正智,如同善男子難陀一般。如我教授難陀的修行方法,你們也應當把這些修行方法告訴其他人,教導他們依法修行。」

這時,座中有位比丘,說偈讚揚難陀的功德:

「善護根門不隨境轉,保持正念勤攝心住,
如理攝取適量飲食,覺知當下各種心相。
善男子難陀的修行,世尊為之讚歎不已!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註釋

①本篇經文,相當於南傳大藏經《增支部》第八集第九經之《難陀經》。

②難陀:迦毗羅衛國淨飯王之子,世尊異母弟(為世尊姨母之子),其妻孫陀利,為迦毗羅衛國之美女,難陀每日沈迷女色,與妻如膠似漆。佛陀於尼拘律園,度難陀出家。難陀出家後,不改習性,喜愛穿著華美袈裟,使用上等好鉢。經佛陀慈悲教誡,難陀才心生慚愧,志向斷除愛欲,專精修行。之後滅盡愛欲,證阿羅漢。

③「彼難陀比丘,關閉根門故……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」:本段經文,南傳《增支部》相對經文有若干出入,經文略譯如下:「諸比丘!這是難陀的守護根門-諸比丘!若難陀應觀察東方時,他會具足正念並且如理思惟之後,再觀察東方:『當我向東方看時,將不令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流入心中。』如是,於其處有正知。諸比丘!若難陀應觀察西方時……應觀察北方時……應觀察南方時……應觀察上方時……應觀察下方時……應觀察四維時,他都具足正念並如理思惟,再環視該處:『當我觀察四維時,將不令貪、憂、惡、不善法流入心中。』如是,於其處有正知。諸比丘!這就是難陀的守護根門。」

④「故起苦覺令息滅,未起苦覺令不起故;成其崇向故;氣力安樂,無間獨住故」:本段經
文,南傳《增支部》相對經文為:「如是斷滅故受而令新受不生,處世當得無罪、安穩而住。」意即:「如此,我將消滅已有的飢餓感,同時不使新的感受生起,得以從一切障礙困擾中解脫,過著安穩自在的生活。」

⑤經行:動態的修行方法之一,是指在一定的場所中(例如精舍的經行道、或空露地)返復來回寂靜的行走,收攝心念覺知當下行走之身姿,對此一「行走的色身」保持正念、正知,與一般漫不經心之散步完全不同。通常在坐禪後、飯後、疲倦時、或昏沈掉亂時,即變換姿勢,起身經行,以平衡身心,活動全身筋骨及氣血。

⊙經行時,覺知當下的腳步,身心「鬆、柔、勻、緩」,步伐自然、安祥、穩健。腳步不急促,速度較平常走路放慢些。腳步鬆馳散漫,即是心已放逸,沒有念住身行;腳步僵硬緊繃,即是心在抓取,想要控制身體。隨時觀察身體、大腿、小腿、足踝等關節肌肉,是否放鬆?發現筋骨肌肉僵硬緊繃,便應即時調整,提醒自心放鬆下來。

⊙修習四念處,著重以經行培育正念正知,加強心的覺知力;而非以經行訓練心專注定在單一所緣。所以,切莫涉入個人自我意志強加干預身體、違反自然的刻意控制步伐,故意走得非常緩慢、或太過專注於腳步的分解動作上,讓身體變得刻板、緊繃、僵硬。如此,長時間下來,身心容易疲勞、掉悔、失去平衡,反而妨礙正念正知的培育。所以經行時,身心統合,寂靜安詳,腳步不急不懈,順其自然即可。
⊙初練習時,覺知力不夠,可以暫時放慢步伐,以便觀察;或是心散亂時,也可以暫時刻意放慢經行腳步,作為收攝亂心的方便法,當心恢復專一安定之後,再回復到自然的經行步伐。雙手交叉放於腹前或身後,以便覺察當下的經行動作。當雜念生起時,覺知念頭生起、覺知念頭消滅,不壓抑排斥,也不跟隨追逐,繼續覺知行走的身姿-提腳時覺知提腳、移動腳時覺知移動腳、放下腳時覺知放下腳、停止時覺知停止、迴身時覺知迴身。從覺知「提腳」、到覺知「提腳、移腳」、到覺知「提腳、移動、踏下」……從粗到細,從點、到線、到全面覺知經行的身姿變化,分階段循序漸近的培育正念正知。

⑥坐禪:盤腿而坐,依自己的身體狀況,選擇適宜的坐姿,雙腿可以一前一後平放散盤,不必要求雙盤或單盤。上半身自然挺直,不前傾、不後仰,令腹肌、背肌皆無壓迫感。最輕鬆的坐姿是-上身自然垂直,頭部放正,下顎微收,後頸微靠衣領,兩肩放鬆自然下垂,胸部自然展開(胸部內縮會造成胸悶不適),腰部放鬆(命門放鬆不用力/若命門用力挺直腰,會造成腰酸背痛,而且胸口、肩、背也會跟著緊繃僵硬有壓力),小腹放鬆常圓(不縮小腹)。兩腿及臀部形成一個三角形,上半身安置在三角形的中心地帶,全身放鬆,感覺只有骨架子在端坐,由身體內的風大自然支撐,頭頸、脊椎、腰、腿及全身肌肉都不用力。臀部可墊高或平放,坐起來以舒適安穩為原則,像一顆球穩穩地放在坐墊上。雙手掌心向上,手掌重疊,置於大腿上。詳細的禪坐方法,請參見「分享雜阿含經」系列八:《正念禪修安般念》一書。

⑦精勤修習:依據《雜阿含經》大正藏五○三經記載,有一回,尊者大目揵連在後夜時分起身禪坐,以神通力請教佛陀:「一個修行人怎樣修行,才叫慇懃精進?」
佛陀回答大目揵連說:「若此比丘,晝則經行、禪坐,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;初夜禪坐、經行,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;於中夜時,出房外洗足,還入房,右脇而臥,足足相累,繫念明相,正念、正知,作起思惟;於後夜時,徐覺、徐起,禪坐、亦經行,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。目揵連!是名比丘慇懃精進。」

⊙精勤的修行人,必須隨時順應現況,選擇最適當的所緣,培育正念正知。例如:靜態坐禪時,可以選擇出入息念,作為培育覺知的所緣;動態的經行,則以腳步的移動,作為培育覺知的所緣;日常活動中,則以身體的動作,作為培育覺知的所緣;吃飯時,覺知挾菜、食物送入口中、咀嚼、吞嚥等所有動作及過程;洗碗、切菜、掃地、做家事時,覺知手部的動作;洗澡時,以身體動作或身體冷熱的觸受,作為培育覺知的所緣;六根觸境時,覺知眼見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嚐味、身覺觸、意識法,住身念處守護根門;乃至大便、小便時,覺知大便、小便的動作及過程。如此善巧選擇當下念住的所緣,精勤修習,從睡醒開始直到入睡,全天候培育覺知,才能令正念正知持續成片、不斷增長廣大。

⑧「彼善男子難陀勝念、正知者……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、正智成就」:本段「善男子難陀
觀察東方……」之經文,於南傳《增支部》中,屬於難陀「守護根門」之修習內容。南傳《增支部》所記載之「難陀成就正念、正知」之修習內容為:「諸比丘!難陀覺受之起、覺受之住、覺受之滅。覺想之起、覺想之住、覺想之滅。覺尋之起、覺尋之住、覺尋之滅。諸比丘!難陀所謂正念、正知者,為如是。」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原則十:勤攝心住,正智正念

修習四念處的第十個原則是:心具足「精勤、正知、正念」,綿密觀照身心。
精勤於正知一切身體動作,沒有不清不楚的慣性反應,明覺「色身」在行動,無我。
精勤於念住當下的身、受、心、法,隨觀集、滅、集滅,內、外、內外,調伏貪憂。
覺察內心生起欲惡不善法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精勤於收攝心念修習四正斷-
精勤於見惡即斷、防護根門、隨時守護心中三昧相令不退減、修習四念處等道品法;
精勤於培育正念,令已生的五蓋迅速斷除;精勤於培育正念,令未生的五蓋不生起;
精勤於令未生起的正念正知生起;精勤於令已生起的正念正知安住不忘、修習滿足。
四念處配合四正斷-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斷、修習斷,能令正念正知持續不間斷。

◆經文1 印順本念處相應25經、大正本622經、佛光版636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跋祇人間遊行,到鞞舍離國菴羅園中住。

爾時,菴羅女聞世尊跋祇人間遊行,至菴羅園中住,即自莊嚴,乘車出鞞舍離城,詣世尊所,恭敬供養。詣菴羅園門,下車步進,遙見世尊與諸大眾圍遶說法。

世尊遙見菴羅女來,語諸比丘:「汝等比丘,勤攝心住,正念、正智!今菴羅女來,是故誡汝。」

「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?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,當斷,生欲方便,精進攝心;未生惡不善法,不令起;未生善法,令生;已生善法,令住不忘,修習增滿,生欲方便,精勤攝心。是名:比丘勤攝心住。」

「云何名比丘正智?若比丘去來威儀,常隨正智;迴顧、視瞻、屈伸、俯仰、執持衣鉢、行住坐臥、眠覺、語默,皆隨正智住。是名:正智。」①

「云何正念?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如是受……。心……。法法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。是名:比丘正念。」

「是故汝等,勤攝其心,正智、正念!今菴羅女來,是故誡汝。」

時,菴羅女詣世尊所,稽首禮足,卻住一面。

爾時,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,示教、照喜。示教、照喜已,默然而住。

爾時,菴羅女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:「唯願世尊與諸大眾,明日受我請中食!」
爾時,世尊默然受請。菴羅女知世尊默然受請已,稽首禮足,還歸自家。設種種食,布置床座,晨朝遣使白佛:「時到!」

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,詣菴羅女舍,就座而坐。時,菴羅女手自供養種種飲食。食訖,澡潄、洗鉢竟。時,菴羅女持一小床,坐於佛前,聽佛說法。

爾時,世尊為菴羅女說隨喜偈:

「施者人愛念,多眾所隨從,名稱日增高,遠近皆悉聞。
處眾常和雅,離慳無所畏,是故智慧施,斷慳永無餘。
上生忉利天,長夜受快樂,盡壽常修德,娛樂難陀園,
百種諸天樂,五欲悅其心。彼於此人間,聞佛所說法,
為善逝弟子,樂彼受化生。」

爾時,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,示教、照喜。示教、照喜已,從座起而去。

◆讀經筆記1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在跋祇人間遊行,到鞸舍離城的菴羅園中住。

那時,供養菴羅園給佛陀及僧團修行的女施主菴羅女,獲知世尊蒞臨,即盛裝打扮,乘車出鞸舍離城,到菴羅園拜見世尊,恭敬供養。車隊抵達菴羅園門口,菴羅女隨即下車步行入內,遠遠看到世尊,正為層層圍繞身邊的大眾說法。

世尊遙見菴羅女來,隨即對諸比丘說:「比丘們!你們要精勤攝受自心,保持正念、正智,勿起欲貪!現在菴羅女已來到此處,所以特別告誡大家。」

「比丘應當如何勤攝心住呢?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生起五蓋,即以『斷斷』調伏身心,斷除五蓋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未生起五蓋,即以『律儀斷』約束身心,令五蓋不生起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未生善法,即以『隨護斷』培育善法,令善法生起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已生善法,即以『修斷』增長善法,令善法常住不忘,修習増滿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這樣就是:比丘勤攝心住。」

「什麼是比丘正智?
就是比丘往返村落托鉢乞食,對於自身所有儀態,清楚覺知,了知其因緣。
對於生活中一切動態與靜態的行為,都清楚覺知,了知其因緣。

回頭看時,了知:頭在向後回顧。了知回頭看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向前看時,了知:頭正在向前看。了知向前看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彎屈身體時,了知:身體正在彎屈。了知彎屈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伸展身體時,了知:身體正在伸展。了知伸展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身體下俯時,了知:身體正在下俯。了知下俯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身體上仰時,了知:身體正在上仰。了知上仰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穿著衣服時,了知:身體在穿衣服。了知穿衣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手持鉢時,了知:手在持鉢。了知手持鉢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走路時,了知:身體在走路。了知走路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站立時,了知:身體在站立。了知停及站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坐著時,了知:身體在坐著。了知坐下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躺臥時,了知:身體在躺臥。了知躺臥翻身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睡眠時,了知:身體在睡眠。了知入睡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醒覺時,了知:身體正徐覺、徐起。了知醒來起床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說話時,了知:正在說話。了知說話的內容、語調、快慢及變換的因緣。
靜默不語時,了知:靜默不語。了知靜默不語的身體狀態及變換的因緣。

像這樣,如實了知一切身體動作的生起、消滅、轉變及其因緣,就是正智。」

「什麼是正念?就是比丘,一其心,繫念內身,身身觀念住,如實知見內身的緣起、無常、苦、無我,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,向於捨,調伏對世間的貪愛、和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就像觀內身一般地,觀外身、內外身……。觀內受、外受、內外受……。觀內心、外心、內外心……。觀內法、外法、內外法,法法觀念住,如實知見身心現象的緣起、無常、苦、無我,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,向於捨,調伏對世間的貪愛、和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這就是正念。」

「所以,你們要精勤攝心(依四正斷培育正念正智)、正智(了知身體的一動一靜一言一行,及其生滅轉變的因緣)、正念(隨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的集起與滅沒),調伏對世間的貪愛及憂惱。現在剛好菴羅女前來,因此再鄭重為大家說教說誡。」

這時,菴羅女也來到了世尊面前,稽首禮足,然後退坐一邊。世尊為菴羅女宣說種種佛法,開示正法,教誡正律,隨機鼓勵,令聞法者心生法喜。示教照喜之後,便默然不語。這時,菴羅女整衣服,向佛恭敬行禮,合掌稟佛言:「唯願世尊與諸大眾,明日午食,務必接受我的供養!」

當時,世尊默然接受邀請。菴羅女知道世尊已默然接受,也就稽首禮足,還歸自家,籌備種種飲食,布置床座。隔天一早,就派人往邀佛陀,言:「應供時到!」

當時,世尊與諸大眾,來到菴羅女住處,各自就座而坐。菴羅女隨即親手恭敬供養種種佳餚美食。食訖,洗手、漱口、洗鉢竟,菴羅女乃持一小床座(小椅子),坐於佛前,聽佛說法。那時,世尊為菴羅女說隨喜供養偈:

「樂於佈施之人,常受大眾的敬愛景仰,令多數人心生隨喜起而效法,聲名與日俱增,無遠弗屆。」

「待人溫和文雅,遠離慳吝,施無所畏,這種有智慧的佈施,能斷盡慳吝,令慳貪之心永滅無餘。」

「命終之後,得以上生忉利天,長久享受天界之樂。盡形壽持戒佈施,累積福德資糧,得以在歡喜園(難陀園)喜樂自在。」

「在諸天界品味種種天樂,天色、天聲、天香、天味、天觸,觸境心歡悅。都是因為在人界時聞佛說法,又能盡形壽歸依佛、法、僧,樂於奉行正法轉化自己的生命處境,成為如實趣向善處的如來弟子,始能化生天界,享受天樂。」

那時,世尊為菴羅女開示種種法,示教照喜。示教照喜後,從座位起身離去。

◆經文2 印順本修證相應15經、大正本878經、佛光版592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衞國衹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正斷。何等為四?一者斷斷,二者律儀斷,三者隨護斷,四者修斷。」

「云何為斷斷?謂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,生欲方便、精勤心攝受,是為斷斷。」

「云何律儀斷?未起惡不善法不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律儀斷。」

「云何隨護斷?未起善法令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隨護斷。」

「云何修斷?已起善法增益修習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修斷。」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斷斷及律儀,隨護與修習,如此四正斷,諸佛之所說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2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衞城衹樹給孤獨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有四種正向涅槃、永斷煩惱的方法。哪四法呢?一、斷斷,二、律儀斷,三、隨護斷,四、修斷。」

「何謂斷斷?就是比丘,覺知內心生起五蓋(欲貪、瞋恚、昏眠、掉舉追悔、懷疑),立刻斷除。行者初始修習內觀時,正念正知能力弱,妄想雜念及五蓋非常容易生起,因此,必須一再修習斷斷,一發現妄想雜念或五蓋生起,立即令心的覺知力回到當下禪觀所緣,斷除妄想雜念及五蓋;或者,選擇適當的善法,對治調伏五蓋(例如:修習不淨觀對治欲心,修習慈心對治瞋心),隨時擇法平衡自心,持續培育正念正知。如是,覺察五蓋生起即斷、屢生屢斷,從調伏斷,到隨觀隨斷,令心持續覺知禪觀所緣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斷斷』持續斷除五蓋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決斷力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律儀斷?就是比丘,執持律儀,令未生之五蓋無緣生起。也就是,在六根觸境時執持根律儀,防護六根門,於觸境時保持正念正知,不隨逐五欲境界生起惡不善法;日常持守波羅提木叉律儀(在家人持五戒),防護身行及語行,不令身惡行(殺生、偷盜、出家人不犯婬行、在家居士不犯邪婬)及語惡行(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)生起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律儀斷』令五蓋不生起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執持律儀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隨護斷?就是比丘,覺知內心未生善法,即努力修習真實三昧相,令善法生起,隨時守護,不令退失,也就斷除了五蓋生起的因緣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隨護斷』令善法生起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隨時守護自心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修斷?就是比丘,覺知內心已生起善法,即增益修習令其增長廣大,也就斷除了五蓋再生的因緣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修斷』令善法增廣圓滿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修習而斷除煩惱。」當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斷、修習斷-此四法能永斷煩惱,這是諸佛之教說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經文3 印順本修證相應16經、大正本879經、佛光版593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衞國衹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正斷。何等為四?一者斷斷,二者律儀斷,三者隨護斷,四者修斷。」

「云何斷斷?若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;未起惡不善法不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;未生善法令起、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;已生善法增益修習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斷斷。」

「云何律儀斷?若比丘善護眼根,隱密、調伏、進向;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根善護,隱密、調伏、進向,是名律儀斷。」

「云何隨護斷?若比丘於彼彼真實三昧相,善守護持,所謂青瘀相、脹相、膿相、壞相、食不淨相,修習守護,不令退沒,是名隨護斷。」

「云何修斷?若比丘修四念處等,是名修斷。」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、修習斷,此四種正斷,正覺之所說。
 比丘勤方便,得盡於諸漏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3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衞城衹樹給孤獨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有四種正向涅槃、永斷煩惱的方法。哪四法呢?一、斷斷,二、律儀斷,三、隨護斷,四、修斷。」

「何謂斷斷?若比丘,覺知內心已生起五蓋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斷除已生起的五蓋;覺知內心未生起五蓋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令五蓋不生起;覺知內心未生起善法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令善法生起;覺知內心已生起善法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令已生善法增益修習廣大。是名:依決斷力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律儀斷?若比丘在生活中,完善守護眼根,於眼識色之際,正念正知,密護根門、調伏欲貪、進向涅槃;同理,完善守護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,於耳識聲、鼻識香、舌識味、身識觸、意識法之際,正念正知,密護根門、調伏欲貪、進向涅槃。是名:依執持根律儀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隨護斷?若比丘,對於那些能夠轉趣涅槃的真實三昧相,一其心,完善守護,完善修持,如:死屍青瘀相、死屍腫脹相、死屍膿爛相、死屍被動物噉食之殘壞相、死屍殘留血肉之食不淨相……等三昧相,比丘隨時修習,隨時守護,不令這些能夠導向離欲解脫的定相,自心中退減、消失。在生活中隨時以這些善法守護自心,培育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隨時守護自心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修斷?若比丘,一其心,攝受一切心法,修四念處培育正念,依正念增上修習四正斷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等卅七道品法。若如實知見四聖諦,斷除身見、疑、戒禁取三種煩惱束縛,並且持戒清淨(離斷殺生、偷盜、邪婬、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七種惡行)成就聖戒,則證初果須陀洹;繼續修習向二果,若斷除身見、疑、戒禁取,而且欲貪、瞋恚轉薄,則證二果斯陀含;繼續修習向三果,若斷除身見、疑、戒禁取、欲貪、瞋恚五種煩惱束縛,則證三果阿那含;繼續修習向四果,若永斷我慢,則證四果阿羅漢。是名:依修習道品法而斷除煩惱。」當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斷、修習斷,此四法,能夠正向涅槃、永斷煩惱,這是完全覺悟的佛陀所說。比丘精勤方便,努力修習此四法,便能滅盡所有煩惱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註釋

①「云何名比丘正智?若比丘去來威儀,常隨正智;迴顧、視瞻、屈伸、俯仰、執持衣鉢、行住坐臥、眠覺、語默,皆隨正智住。是名正智」:本段經文,於南傳大藏經《相應部》念處相應第二經之記載為:
「云何為比丘之正知耶?諸比丘!於此有比丘,進退以正知而作,觀察以正知而作,屈伸以正知而作,持僧伽梨、衣鉢以正知而作,飲食嚐味以正知而作,大小便以正知而作,行住坐臥、眠醒、語默以正知而作。諸比丘!如是為比丘之正知。」
關於「正知」之內容,於南傳大藏經《相應部》念處相應三五經,另有如下之記載:
「諸比丘!云何比丘為正知耶?諸比丘!於此有比丘,於彼受,有覺而生、有覺而住、有覺而滅;想,有覺而生、有覺而住、有覺而滅。諸比丘!如是之比丘,是為正知。」
亦即,「正知」的範圍包括:覺知身體的動作,覺知受的生起、覺知受的住留、覺知受的消滅,覺知想的生起、覺知想的住留、覺知想的消滅。也就是,覺知身體的行為及其相依相緣的受與想之生、住、滅。

 

 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則九:專心正念,如護油鉢

修習四念處的第九個原則是:培育專心念住、持續觀照的能力。
猶如一人手捧滿油鉢,從美女及群眾間走過,只要鉢中濺出一滴油,即遭殺頭之禍。
這人必念住油鉢,有止有觀,正念正知,不敢分心,覺知聲色,但不顧盼、不隨逐。
這人必念住身行,動中有定,保持平衡,不緊不懈,才能穩穩護住油鉢,持續觀住。
這是由局部開放到整體的觀照:覺知油鉢→覺知身行→覺知與他境保持安全互動。
修習四念處,如守護油鉢,必須念茲在茲身、受、心、法,隨時觀察,隨時平衡。
心住四念處,穿過欲樂及禪悅等境界,如實覺知但不顧念,「三依一向」修平衡心。
唯有正身自重、專一心念、不顧聲色、善攝心法,才能磨利正念寶劍,斷除貪憂。

 

◆經文 印順本念處相應26經、大正本623經、佛光版637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世間言美色。世間美色者,能令多人集聚觀看者不?」

諸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若世間美色,世間美色者,又能種種歌舞伎樂,復極令多眾聚集看不?」

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若有世間美色,世間美色者,在於一處,作種種歌舞伎樂戲笑,復有大眾雲集一處。若有士夫不愚、不癡,樂樂、背苦,貪生、畏死,有人語言:『士夫!汝當持滿油鉢,於世間美色者所及大眾中過。使一能殺人者,拔刀隨汝,若失一渧油者,輒當斷汝命。』云何,比丘!彼持油鉢士夫,能不念油鉢,不念殺人者,觀彼伎女及大眾不?」

比丘白佛:「不也,世尊!所以者何?世尊!彼士夫自見其後有拔刀者,常作是念:『我若落油一渧,彼拔刀者當截我頭。』唯一其心,繫念油鉢,於世間美色及大眾中,徐步而過,不敢顧眄。」

「如是,比丘!若有沙門、婆羅門,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者,則是我弟子、隨我教者。云何為『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攝持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』?如是,比丘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受、心、法法觀念住,亦復如是。是名,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心法,住四念處。」①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專心正念,護持油鉢,自心隨護,未曾至方。
甚難得過,勝妙微細,諸佛所說,言教利劍,
當一其心,專精護持。非彼凡夫,放逸之事,
能入如是,不放逸教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

我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波羅奈國、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
當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世間人對於因緣所生的色相,有所謂『美色』的論定。若為世人所公認的美色,會吸引眾人目光,聚集圍觀嗎?」

諸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若為世間審美標準所認定的絕世美女,又能歌善舞、多才多藝,是否會吸引更多人群圍觀欣賞?」

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若有一位世人公認的絕世美女,在某個地方載歌載舞,表演種種才藝,巧笑倩兮娛樂眾人;於是一大群人,像雲一般聚攏過來,駐足欣賞。有位士夫,不愚、不痴,追求安樂、厭離痛苦,貪生、怕死,這時,卻有人逼迫他說:『先生!你必須捧著盛滿油的油鉢,從這名載歌載舞的絕世美女和觀眾間穿過。我會指使一名殺手,拔刀緊隨在你身後!其間,只要有一滴油溢出油鉢,殺手立刻揮刀,砍下你的頭!』比丘們!你們想一想,這位手持油鉢的士夫,能不全心全意覺察油鉢嗎?他會分心去觀看絕世美女的表演以及圍觀的群眾,而不在意背後的殺手嗎?」

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他絕對不會分心,世尊!因為這位士夫,知道身後緊隨殺手持刀伺候,心一直念茲在茲:『我如果掉出一滴油,馬上會被殺手斷頭!』唯有一心一意繫念油鉢,於絕世美女及觀眾群中,小心翼翼穿過,說什麼也不敢左顧右盼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如同那名士夫,一心一意護持油鉢,連絕世美女的歌舞都無法令他分心,因為,只要稍有失神,濺出一滴油,即遭殺頭之禍。比丘!一個修清淨梵行的沙門或婆羅門,也應當像這樣,端正身行,重視威儀,收攝自心,不顧聲色誘惑,善攝一切心法,安住身念處。這樣的修行人,才是我的弟子,才是遵照我的教法實修之人。」

「什麼是:『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攝持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』呢?就是,比丘修習身身觀念住,繫念於身體觀察身體,精勤不懈,善用方法,斷除欲惡不善法,令未生之正智正念生起,令已生之正智正念增長廣大,乃至如實知見一切身行,緣起、無常、無我,並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,調伏世間貪愛、以及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」

「受受觀念住,心心觀念住,法法觀念住,也是這樣修習。」

「這樣就是: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心法,住四念處。」

世尊接著以偈言說:

「專心正念,安住四念處,如護持油鉢一般,
收攝心神,不再對外攀緣馳散,
過程雖然艱困,終究可以到達離斷貪、瞋、癡的勝妙精微境界,
這是因為諸佛所說的四念處言教,有如利劍,能斷世間貪憂、惡不善法,
所以應當一其心念,專精奉持,如護油鉢。
習慣於放逸的凡夫,不可能安住於四念處這種不放逸的修行方式,
自然無法體會勝妙精微的境界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註釋

①「如是,比丘!若有沙門、婆羅門,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……住四念處。」:本段經文,南傳巴利藏《相應部》經文作:「諸比丘!我說此喻,乃為使知其義趣。義趣者,諸比丘!『油滿之瓶』,即身念之增上語是。諸比丘!是故,應如是學:我等當修習、多修身念,作為乘、作為地,以隨成,善積習造作。諸比丘!汝等當如是學。」
意即,「盛滿油之瓶」,譬喻身念處增上。比丘應當精勤不放逸,多多修習身念處,以身念處為車乘、以身念處為地基,依此圓滿四念處,並開展卅七菩提分之修習。

 

 

 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則七:住身念處,守護根門

修習四念處的第七個原則是:繫心身念處,身、身如實知,調伏野慣的六根。
六根,譬如六種未經馴服的動物,個個攀緣追求所樂境界,排斥抗拒不可樂境界。
守護根門,就是將六根繫在身念處的堅柱上,就算六根如何野性,終將調伏下來。
守護根門,就是在六根觸時立念於身保持覺知,不追逐可意境,不拒斥不可意境。
覺知眼在看、耳在聽、鼻嗅香、舌嚐味、身覺觸、意念法,覺知六塵而心不動。
若偶失正念,以致根隨境轉,隨即攝心,念住呼吸或身體動作,令根、塵離繫。
密護根門,護心不隨五欲轉,就像烏龜藏六於殼內,對境無所依,也就無所畏。
若任六根隨逐五欲,必生煩惱,猶如貓狸吞鼠,為解一時之飢,換來致命苦果。

◆經文1 印順本入處相應211經、大正本1171經、佛光版265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士夫遊空宅中,得六種眾生:一者、得狗,即執其狗,繫著一處;次得其鳥,次得毒蛇,次得野干,次得失收摩羅,次得獼猴,得斯眾生,悉縛一處。其狗者,樂欲入村;其鳥者,常欲飛空;其蛇者,常欲入穴;其野干者,樂向塚間;失收摩羅者,長欲入海;獼猴者,欲入山林。」

「此六眾生,悉繫一處,所樂不同,各各嗜欲到所安處,各各不相樂於他處。而繫縛故,各用其力向所樂方,而不能脫。」

「如是,六根種種境界,各各自求所樂境界,不樂餘境界-眼根常求可愛之色,不可意色則生其厭;耳根常求可意之聲,不可意聲則生其厭;鼻根常求可意之香,不可意香則生其厭;舌根常求可意之味,不可意味則生其厭;身根常求可意之觸,不可意觸則生其厭;意根常求可意之法,不可意法則生其厭。」

「此六種根,種種行處,種種境界,各各不求異根境界。此六種根,其有力者,堪能自在隨覺境界。如彼士夫,繫六眾生於其堅柱,正出用力,隨意而去;往反疲極,以繩繫故,終依於柱。」

「諸比丘!我說此譬,欲為汝等顯示其義。六眾生者,譬猶六根;堅柱者,譬身念處。若善修習身念處,有念、不念色,見可愛色則不生著,不可愛色則不生厭。耳、聲,鼻、香,舌、味,身、觸,意、法,於可意法則不求欲,不可意法則不生厭。是故,比丘!當勤修習,多住身念處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1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有人於一空屋內,捕捉到六種動物:首先抓到的是一隻狗,就將牠牽到一旁,綁在堅固的柱子上;第二是鳥,再來是毒蛇、狐狼、鱷魚,最後是猴子,都將牠們一一綁在堅固的柱子上。綁在柱子上的狗,一心只想再次進入村莊,奔跑嬉戲;鳥,指望再次騰空高飛;毒蛇,只想著找個洞穴,鑽入藏身;狐狼,樂著墳塚間的腐肉,希望馬上就能衝向該處;鱷魚,就想著早點進入水中;猴子,則渴望入於山林。」

「這六種不同的動物,綁在同一根堅柱上,牠們的愛樂全然不同,每一類動物都渴望趣向牠們所期盼的所在,而互不相樂於他處;如今被綁在同一處,並非牠們樂意趣向之處,所以個個使盡全力,希望脫離堅柱的繫縛,逃向各自愛樂的所在。但因牠們被綁在堅實的柱子上,縱然使盡全力,終究不能脫離。」

「六根,就像這六種動物,各各攀緣相應的境界,對可意境貪愛追求,對不可意境則排拒厭惡。由於六根的功能各各不同,他們所攀緣的境界也就各各相異-

「眼根常追求可愛之色,對於不可意之色則生瞋厭。」
「耳根常追求可意之聲,對於不可意之聲則生瞋厭。」
「鼻根常追求可意之香,對於不可意之香則生瞋厭。」
「舌根常追求可意之味,對於不可意之味則生瞋厭。」
「身根常追求可意之觸,對於不可意之觸則生瞋厭。」
「意根常追求可意之法,對於不可意之法則生瞋厭。」

「此六根門,各有其所行之處所(眼緣色、耳緣聲、鼻緣香、舌緣味、身緣觸、意緣法),各有其相應之境界,每一根皆不欲求異根境界(如眼只緣色、不緣聲)。此六根門,只要有喜貪的無明衝力,便會肆意攀緣所覺的境界。」

「如我前面所說的譬喻,有人將狗、鳥、毒蛇、狐狼、鱷魚及猴子六種動物,用繩子繫在同一根堅柱上。由於牠們欲樂的境界各自不同,牠們都想掙脫繫縛,隨心之所欲,攀緣各自所樂之處;但因為被繩子牢牢繫縛在堅柱上,雖然牠們用力往返掙扎多次,弄得筋疲力竭,仍然不能脫身,只好乖乖依著堅柱,馴服止息下來。」

「諸比丘!我說這個譬喻,是要為你們顯示其中修行之義理。這六種眾生,譬如六根;堅柱,譬如身念處。若完善修習身念處,就能於觸境時守護六根門-

「覺知眼在看,覺知眼見可愛色、或不可愛色。見可愛色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見不可愛色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覺知耳在聽,覺知耳聞可意聲、或不可意聲。聞美聲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聞惡聲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覺知鼻在嗅,覺知鼻嗅香、或臭。嗅香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嗅臭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覺知舌在嘗,覺知舌嘗可意味、或不可意味。嘗美味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嘗惡味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覺知身在觸,覺知身觸可意觸、或不可意觸。覺樂觸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覺苦觸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覺知意念法,覺知意念可意法、或不可意法。覺知可意法,正念正知,不生欲求;覺知不可意法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所以,比丘!你們應當精勤修習,多繫心安住身念處,就算隨六根而生的喜貪如何野性,也必可調伏下來。如同那六類眾生,無論怎麼使力,終不得脫離堅柱的繫縛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經文2 印順本入處相應207經、大正本1167經、佛光版261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過去世時,有河中草,有龜於中住止。時有野干,飢行覓食,遙見龜蟲,疾來捉取。龜蟲見來,即便藏六。野干守伺,冀出頭足,欲取食之。久守龜蟲,永不出頭,亦不出足,野干飢乏,瞋恚而去。」

「諸比丘!汝等今日,亦復如是。知魔波旬常伺汝便,冀汝眼著於色,耳聞聲,鼻嗅香,舌嘗味,身覺觸,意念法,欲令出生染著六境。是故,比丘!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,執持眼根律儀住,惡魔波旬不得其便,隨出、隨緣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亦復如是。於其六根若出、若緣,不得其便,猶如龜蟲,野干不得其便。」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龜蟲畏野干,藏六於殼內;比丘善攝心,密藏諸覺想,不依不怖彼,覆心勿言說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2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從前,在河中的草叢裡,住著一隻烏龜。當時,有一隻飢腸轆轆的狐狼,正在尋找食物,遠遠看見這隻烏龜,立即火速跑來捉牠。烏龜看到狐狼飛奔而來,即刻將頭、尾和四肢,縮到龜殼裡。狐狼在旁,一直伺察守候,希望烏龜伸出頭、尾、四肢,便可取而食之。雖然狐狼苦苦守候,烏龜的頭、尾、四肢始終密藏不露,又餓又累的狐狼,只有憤恨離去。」

「比丘們!現在大家要跟烏龜學習,照顧好自己的六根,勿令隨意攀緣六境。要知道,欲魔波旬正在一旁伺候,希望你眼見色著色,耳聞聲著聲,鼻嗅香著香,舌嚐味著味,身覺觸著觸,意念法著法,放縱六識出六根染著六境,欲魔波旬便得隨意自在。」

「所以,比丘們!大家現在應當執持眼根律儀,憶持不忘,正念正知現前的色境,於可愛色不生染著,於不可愛色不生瞋恚,不令眼識出眼根隨境亂舞,惡魔波旬便不得稱心如意。對於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五根,也要像守護眼根一像,執持根律儀,憶持不忘,保持正知正念。」

「只要執持根律儀,完善守護六根,不令六識出於根門、隨境攀緣,惡魔波旬便無法如其所願。就像烏龜,密藏頭、尾、四肢於龜殼內,不令外露;無論狐狼再怎麼饑渴地苦苦守候,終究不得遂其所願,只有黯然離去。」

這時,世尊以偈言說道:

「烏龜怕狐狼,將頭、尾、四肢藏於龜殼內;
比丘要多向烏龜學習,善護六根,照顧好自己的心念,勿令隨境馳散;
了知一切境界隨緣生滅轉化,無常亦無我,觸境沒有依戀黏著,
就不會有為魔驅使的恐怖,也不會再有追逐五欲、無明覆心的狀況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經文3 印順本譬喻相應15經、大正本1260經、佛光版1004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過去世時,有一貓狸,飢渴羸瘦,於孔穴中伺求鼠子,若鼠子出,當取食之。有時鼠子出穴遊戲,時彼貓狸疾取吞之。鼠子身小,生入腹中;入腹中已,食其內藏;食內藏時,貓狸迷悶,東西狂走空宅、塚間,不知何止,遂至於死。」

「如是,比丘!有愚癡人,依聚落住,晨朝著衣持鉢,入村乞食,不善護身,不守根門,心不繫念。見諸女人,起不正思惟而取色相,發貪欲心。貪欲發已,欲火熾然,燒其身心;燒身心已,馳心狂逸,不樂精舍,不樂空閑,不樂樹下,為惡不善心侵食內法,捨戒退減。此愚癡人,長夜常得不饒益苦。是故,比丘!當如是學:善護其身,守諸根門,繫心正念。入村乞食,當如是學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3

我曾經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比丘們:「從前,有一隻貓狸,又餓又渴,又弱又瘦,在洞穴邊伺察守候,等著捉老鼠。只要老鼠鑽出洞口,立刻捉來裹腹。等呀等,終於等到一隻小老鼠,鑽出洞口遊戲。貓狸一見,剎時撲上前去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咬住老鼠,吞進腹中。」
「老鼠的身體很小,被活生生吞入腹中,在又濕又黑的貓貍肚裡,驚恐不已,張嘴狂咬貓狸的內臟。貓狸痛得神志迷亂,氣悶難耐,拔腿狂奔,忽東忽西,在空宅墳塚間亂竄亂撞,身心狂亂,不知如何安止下來,最後氣絕身亡。」

「比丘們!愚癡的出家人,也是這樣,住在聚落旁,一早穿好袈裟,托著鉢,進村乞食。在乞食的過程中,不念茲在茲守護身體行為,不執持根律儀守護六根,不善繫心念住身、受、心、法。看到女人,心就住著在美色上,不再正思惟色相之『無常、苦、無我、不淨』,反而生起『常、樂、我、淨』的不正思惟,愛取色相,生起欲貪。心生欲貪,則點燃欲火,欲火越燒越盛,身燒,心也燒;身心燒燃,心便向外馳散,狂亂放逸,不再樂住精舍中、空閑處、或樹下獨處修行,惡、不善的心念,已經侵蝕了他內心的平靜,於是捨棄戒律,退減道業,還逐五欲,又捲進世間煩惱的漩渦中。這樣的愚癡人,就像那隻生吞老鼠、以致身心狂亂、至死方休的貓貍一般,必定長夜受苦。」

「所以,比丘!你們應當這樣修習:善護身體的一言一行,威儀莊嚴端正,符合正法正律;完善守護六根,覺知六塵境界,若失去正念生起貪念,如實覺知內心有貪,起正思惟,調伏欲貪,斷除欲貪;收攝心念,覺知當下身、受、心、法的實相。以上三者,相依相緣,同時並進,一起圓滿。你們進入村落托鉢乞食之時,應當這樣實踐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 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則十:勤攝心住,正智正念

修習四念處的第十個原則是:心具足「精勤、正知、正念」,綿密觀照身心。
精勤於正知一切身體動作,沒有不清不楚的慣性反應,明覺「色身」在行動,無我。
精勤於念住當下的身、受、心、法,隨觀集、滅、集滅,內、外、內外,調伏貪憂。
覺察內心生起欲惡不善法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精勤於收攝心念修習四正斷∣
精勤於見惡即斷、防護根門、隨時守護心中三昧相令不退減、修習四念處等道品法;
精勤於培育正念,令已生的五蓋迅速斷除;精勤於培育正念,令未生的五蓋不生起;
精勤於令未生起的正念正知生起;精勤於令已生起的正念正知安住不忘、修習滿足。
四念處配合四正斷∣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斷、修習斷,能令正念正知持續不間斷。

◆經文1  印順本念處相應25經、大正本622經、佛光版636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跋祇人間遊行,到鞞舍離國菴羅園中住。

    爾時,菴羅女聞世尊跋祇人間遊行,至菴羅園中住,即自莊嚴,乘車出鞞舍離城,詣世尊所,恭敬供養。詣菴羅園門,下車步進,遙見世尊與諸大眾圍遶說法。

    世尊遙見菴羅女來,語諸比丘:「汝等比丘,勤攝心住,正念、正智!今菴羅女來,是故誡汝。」

「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?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,當斷,生欲方便,精進攝心;未生惡不善法,不令起;未生善法,令生;已生善法,令住不忘,修習增滿,生欲方便,精勤攝心。是名:比丘勤攝心住。」

「云何名比丘正智?若比丘去來威儀,常隨正智;迴顧、視瞻、屈伸、俯仰、執持衣鉢、行住坐臥、眠覺、語默,皆隨正智住。是名:正智。」①

「云何正念?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如是受……。心……。法法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。是名:比丘正念。」

「是故汝等,勤攝其心,正智、正念!今菴羅女來,是故誡汝。」

時,菴羅女詣世尊所,稽首禮足,卻住一面。

爾時,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,示教、照喜。示教、照喜已,默然而住。

爾時,菴羅女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:「唯願世尊與諸大眾,明日受我請中食!」爾時,世尊默然受請。菴羅女知世尊默然受請已,稽首禮足,還歸自家。設種種食,布置床座,晨朝遣使白佛:「時到!」

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,詣菴羅女舍,就座而坐。時,菴羅女手自供養種種飲食。食訖,澡潄、洗鉢竟。時,菴羅女持一小床,坐於佛前,聽佛說法。

爾時,世尊為菴羅女說隨喜偈:

「施者人愛念,多眾所隨從,名稱日增高,遠近皆悉聞。
  處眾常和雅,離慳無所畏,是故智慧施,斷慳永無餘。
  上生忉利天,長夜受快樂,盡壽常修德,娛樂難陀園,
  百種諸天樂,五欲悅其心。彼於此人間,聞佛所說法,
  為善逝弟子,樂彼受化生。」

爾時,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,示教、照喜。示教、照喜已,從座起而去。

◆讀經筆記1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在跋祇人間遊行,到鞸舍離城的菴羅園中住。

那時,供養菴羅園給佛陀及僧團修行的女施主菴羅女,獲知世尊蒞臨,即盛裝打扮,乘車出鞸舍離城,到菴羅園拜見世尊,恭敬供養。車隊抵達菴羅園門口,菴羅女隨即下車步行入內,遠遠看到世尊,正為層層圍繞身邊的大眾說法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世尊遙見菴羅女來,隨即對諸比丘說:「比丘們!你們要精勤攝受自心,保持正念、正智,勿起欲貪!現在菴羅女已來到此處,所以特別告誡大家。」

「比丘應當如何勤攝心住呢?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生起五蓋,即以『斷斷』調伏身心,斷除五蓋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
心,如實知內心未生起五蓋,即以『律儀斷』約束身心,令五蓋不生起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未生善法,即以『隨護斷』培育善法,令善法生起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若是比丘善攝自心,如實知內心已生善法,即以『修斷』增長善法,令善法常住不忘,修習増滿。提昇邁向解脫的欲願,善巧擇法,精進攝心內觀,正念正智。」

「這樣就是:比丘勤攝心住。」

「什麼是比丘正智?就是比丘往返村落托鉢乞食,對於自身所有儀態,清楚覺知,了知其因緣。對於生活中一切動態與靜態的行為,都清楚覺知,了知其因緣。
回頭看時,了知:頭在向後回顧。了知回頭看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向前看時,了知:頭正在向前看。了知向前看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彎屈身體時,了知:身體正在彎屈。了知彎屈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伸展身體時,了知:身體正在伸展。了知伸展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身體下俯時,了知:身體正在下俯。了知下俯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身體上仰時,了知:身體正在上仰。了知上仰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穿著衣服時,了知:身體在穿衣服。了知穿衣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手持鉢時,了知:手在持鉢。了知手持鉢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走路時,了知:身體在走路。了知走路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站立時,了知:身體在站立。了知停及站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坐著時,了知:身體在坐著。了知坐下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躺臥時,了知:身體在躺臥。了知躺臥翻身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睡眠時,了知:身體在睡眠。了知入睡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醒覺時,了知:身體正徐覺、徐起。了知醒來起床的所有動作及換姿的因緣。
說話時,了知:正在說話。了知說話的內容、語調、快慢及變換的因緣。
靜默不語時,了知:靜默不語。了知靜默不語的身體狀態及變換的因緣。
像這樣,如實了知一切身體動作的生起、消滅、轉變及其因緣,就是正智。」

「什麼是正念?就是比丘,一其心,繫念內身,身身觀念住,如實知見內身的緣起、無常、苦、無我,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,向於捨,調伏對世間的貪愛、和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就像觀內身一般地,觀外身、內外身……。觀內受、外受、內外受……。觀內心、外心、內外心……。觀內法、外法、內外法,法法觀念住,如實知見身心現象的緣起、無常、苦、無我,而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,向於捨,調伏對世間的貪愛、和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這就是正念。」

「所以,你們要精勤攝心(依四正斷培育正念正智)、正智(了知身體的一動一靜一言一行,及其生滅轉變的因緣)、正念(隨觀身、受、心、法的集起與滅沒),調伏對世間的貪愛及憂惱。現在剛好菴羅女前來,因此再鄭重為大家說教說誡。」

這時,菴羅女也來到了世尊面前,稽首禮足,然後退坐一邊。世尊為菴羅女宣說種種佛法,開示正法,教誡正律,隨機鼓勵,令聞法者心生法喜。示教照喜之後,便默然不語。這時,菴羅女整衣服,向佛恭敬行禮,合掌稟佛言:「唯願世尊與諸大眾,明日午食,務必接受我的供養!」

當時,世尊默然接受邀請。菴羅女知道世尊已默然接受,也就稽首禮足,還歸自家,籌備種種飲食,布置床座。隔天一早,就派人往邀佛陀,言:「應供時到!」

當時,世尊與諸大眾,來到菴羅女住處,各自就座而坐。菴羅女隨即親手恭敬供養種種佳餚美食。食訖,洗手、漱口、洗鉢竟,菴羅女乃持一小床座(小椅子),坐於佛前,聽佛說法。那時,世尊為菴羅女說隨喜供養偈:

「樂於佈施之人,常受大眾的敬愛景仰,令多數人心生隨喜起而效法,聲名與日俱增,無遠弗屆。」

「待人溫和文雅,遠離慳吝,施無所畏,這種有智慧的佈施,能斷盡慳吝,令慳貪之心永滅無餘。」

「命終之後,得以上生忉利天,長久享受天界之樂。盡形壽持戒佈施,累積福德資糧,得以在歡喜園(難陀園)喜樂自在。」

「在諸天界品味種種天樂,天色、天聲、天香、天味、天觸,觸境心歡悅。都是因為在人界時聞佛說法,又能盡形壽歸依佛、法、僧,樂於奉行正法轉化自己的生命處境,成為如實趣向善處的如來弟子,始能化生天界,享受天樂。」

那時,世尊為菴羅女開示種種法,示教照喜。示教照喜後,從座位起身離去。

◆經文2  印順本修證相應15經、大正本878經、佛光版592經
  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衞國衹樹給孤獨園。

 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正斷。何等為四?一者斷斷,二者律儀斷,三者隨護斷,四者修斷。」

「云何為斷斷?謂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,生欲方便、精勤心攝受,是為斷斷。」
「云何律儀斷?未起惡不善法不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律儀斷。」
「云何隨護斷?未起善法令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隨護斷。」
「云何修斷?已起善法增益修習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修斷。」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  「斷斷及律儀,隨護與修習,如此四正斷,諸佛之所說。」

  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2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衞城衹樹給孤獨園。

  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有四種正向涅槃、永斷煩惱的方法。哪四法呢?一、斷斷,二、律儀斷,三、隨護斷,四、修斷。」

「何謂斷斷?就是比丘,覺知內心生起五蓋(欲貪、瞋恚、昏眠、掉舉追悔、懷疑),立刻斷除。行者初始修習內觀時,正念正知能力弱,妄想雜念及五蓋非常容易生起,因此,必須一再修習斷斷,一發現妄想雜念或五蓋生起,立即令心的覺知力回到當下禪觀所緣,斷除妄想雜念及五蓋;或者,選擇適當的善法,對治調伏五蓋(例如:修習不淨觀對治欲心,修習慈心對治瞋心),隨時擇法平衡自心,持續培育正念正知。如是,覺察五蓋生起即斷、屢生屢斷,從調伏斷,到隨觀隨斷,令心持續覺知禪觀所緣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斷斷』持續斷除五蓋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決斷力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律儀斷?就是比丘,執持律儀,令未生之五蓋無緣生起。也就是,在六根觸境時執持根律儀,防護六根門,於觸境時保持正念正知,不隨逐五欲境界生起惡不善法;日常持守波羅提木叉律儀(在家人持五戒),防護身行及語行,不令身惡行(殺生、偷盜、出家人不犯婬行、在家居士不犯邪婬)及語惡行(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)生起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律儀斷』令五蓋不生起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執持律儀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隨護斷?就是比丘,覺知內心未生善法,即努力修習真實三昧相,令善法生起,隨時守護,不令退失,也就斷除了五蓋生起的因緣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隨護斷』令善法生起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隨時守護自心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修斷?就是比丘,覺知內心已生起善法,即增益修習令其增長廣大,也就斷除了五蓋再生的因緣。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巧方便修習『修斷』令善法增廣圓滿,精勤攝心住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修習而斷除煩惱。」當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  「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斷、修習斷∣此四法能永斷煩惱,這是諸佛之教說。」

  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經文3  印順本修證相應16經、大正本879經、佛光版593經
  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衞國衹樹給孤獨園。

 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正斷。何等為四?一者斷斷,二者律儀斷,三者隨護斷,四者修斷。」

「云何斷斷?若比丘已起惡不善法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;未起惡不善法不起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;未生善法令起、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;已生善法增益修習,生欲方便、精勤攝受,是名斷斷。」

「云何律儀斷?若比丘善護眼根,隱密、調伏、進向;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根善護,隱密、調伏、進向,是名律儀斷。」

「云何隨護斷?若比丘於彼彼真實三昧相,善守護持,所謂青瘀相、脹相、膿相、壞相、食不淨相,修習守護,不令退沒,是名隨護斷。」

「云何修斷?若比丘修四念處等,是名修斷。」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  「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、修習斷,此四種正斷,正覺之所說。
   比丘勤方便,得盡於諸漏。」

  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3 
  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衞城衹樹給孤獨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有四種正向涅槃、永斷煩惱的方法。哪四法呢?一、斷斷,二、律儀斷,三、隨護斷,四、修斷。」

「何謂斷斷?若比丘,覺知內心已生起五蓋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斷除已生起的五蓋;覺知內心未生起五蓋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令五蓋不生起;覺知內心未生起善法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令善法生起;覺知內心已生起善法,即當生起強大的解脫欲,善用方法,精勤攝受自心住正念正知,令已生善法增益修習廣大。是名:依決斷力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律儀斷?若比丘在生活中,完善守護眼根,於眼識色之際,正念正知,密護根門、調伏欲貪、進向涅槃;同理,完善守護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,於耳識聲、鼻識香、舌識味、身識觸、意識法之際,正念正知,密護根門、調伏欲貪、進向涅槃。是名:依執持根律儀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隨護斷?若比丘,對於那些能夠轉趣涅槃的真實三昧相,一其心,完善守護,完善修持,如:死屍青瘀相、死屍腫脹相、死屍膿爛相、死屍被動物噉食之殘壞相、死屍殘留血肉之食不淨相……等三昧相,比丘隨時修習,隨時守護,不令這些能夠導向離欲解脫的定相,自心中退減、消失。在生活中隨時以這些善法守護自心,培育正念正知。是名:依隨時守護自心而斷除煩惱。」

「何謂修斷?若比丘,一其心,攝受一切心法,修四念處培育正念,依正念增上修習四正斷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等卅七道品法。若如實知見四聖諦,斷除身見、疑、戒禁取三種煩惱束縛,並且持戒清淨(離斷殺生、偷盜、邪婬、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七種惡行)成就聖戒,則證初果須陀洹;繼續修習向二果,若斷除身見、疑、戒禁取,而且欲貪、瞋恚轉薄,則證二果斯陀含;繼續修習向三果,若斷除身見、疑、戒禁取、欲貪、瞋恚五種煩惱束縛,則證三果阿那含;繼續修習向四果,若永斷我慢,則證四果阿羅漢。是名:依修習道品法而斷除煩惱。」當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  「斷斷、律儀斷、隨護斷、修習斷,此四法,能夠正向涅槃、永斷煩惱,這是完全覺悟的佛陀所說。比丘精勤方便,努力修習此四法,便能滅盡所有煩惱。」

  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註釋

①「云何名比丘正智?若比丘去來威儀,常隨正智;迴顧、視瞻、屈伸、俯仰、執持衣鉢、行住坐臥、眠覺、語默,皆隨正智住。是名正智」:本段經文,於南傳大藏經《相應部》念處相應第二經之記載為:
「云何為比丘之正知耶?諸比丘!於此有比丘,進退以正知而作,觀察以正知而作,屈伸以正知而作,持僧伽梨、衣鉢以正知而作,飲食嚐味以正知而作,大小便以正知而作,行住坐臥、眠醒、語默以正知而作。諸比丘!如是為比丘之正知。」
關於「正知」之內容,於南傳大藏經《相應部》念處相應三五經,另有如下之記載:
「諸比丘!云何比丘為正知耶?諸比丘!於此有比丘,於彼受,有覺而生、有覺而住、有覺而滅;想,有覺而生、有覺而住、有覺而滅。諸比丘!如是之比丘,是為正知。」
亦即,「正知」的範圍包括:覺知身體的動作,覺知受的生起、覺知受的住留、覺知受的消滅,覺知想的生起、覺知想的住留、覺知想的消滅。也就是,覺知身體的行為及其相依相緣的受與想之生、住、滅。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則九:專心正念,如護油鉢

    修習四念處的第九個原則是:培育專心念住、持續觀照的能力。
猶如一人手捧滿油鉢,從美女及群眾間走過,只要鉢中濺出一滴油,即遭殺頭之禍。
這人必念住油鉢,有止有觀,正念正知,不敢分心,覺知聲色,但不顧盼、不隨逐。
這人必念住身行,動中有定,保持平衡,不緊不懈,才能穩穩護住油鉢,持續觀住。
這是由局部開放到整體的觀照:覺知油鉢↓覺知身行↓覺知與他境保持安全互動。
    修習四念處,如守護油鉢,必須念茲在茲身、受、心、法,隨時觀察,隨時平衡。
    心住四念處,穿過欲樂及禪悅等境界,如實覺知但不顧念,「三依一向」修平衡心。
唯有正身自重、專一心念、不顧聲色、善攝心法,才能磨利正念寶劍,斷除貪憂。

◆經文  印順本念處相應二六經、大正本六二三經、佛光版六三七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
   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世間言美色。世間美色者,能令多人集聚觀看者不?」

    諸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    佛告比丘:「若世間美色,世間美色者,又能種種歌舞伎樂,復極令多眾聚集看不?」

    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   佛告比丘:「若有世間美色,世間美色者,在於一處,作種種歌舞伎樂戲笑,復有大眾雲集一處。若有士夫不愚、不癡,樂樂、背苦,貪生、畏死,有人語言:『士夫!汝當持滿油鉢,於世間美色者所及大眾中過。使一能殺人者,拔刀隨汝,若失一渧油者,輒當斷汝命。』云何,比丘!彼持油鉢士夫,能不念油鉢,不念殺人者,觀彼伎女及大眾不?」

    比丘白佛:「不也,世尊!所以者何?世尊!彼士夫自見其後有拔刀者,常作是念:『我若落油一渧,彼拔刀者當截我頭。』唯一其心,繫念油鉢,於世間美色及大眾中,徐步而過,不敢顧眄。」

    「如是,比丘!若有沙門、婆羅門,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者,則是我弟子、隨我教者。云何為『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攝持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』?如是,比丘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受、心、法法觀念住,亦復如是。是名,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心法,住四念處。」①

    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「專心正念,護持油鉢,自心隨護,未曾至方。
  甚難得過,勝妙微細,諸佛所說,言教利劍,
  當一其心,專精護持。非彼凡夫,放逸之事,
  能入如是,不放逸教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

我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波羅奈國、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
當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世間人對於因緣所生的色相,有所謂『美色』的論定。若為世人所公認的美色,會吸引眾人目光,聚集圍觀嗎?」

諸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若為世間審美標準所認定的絕世美女,又能歌善舞、多才多藝,是否會吸引更多人群圍觀欣賞?」

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若有一位世人公認的絕世美女,在某個地方載歌載舞,表演種種才藝,巧笑倩兮娛樂眾人;於是一大群人,像雲一般聚攏過來,駐足欣賞。有位士夫,不愚、不痴,追求安樂、厭離痛苦,貪生、怕死,這時,卻有人逼迫他說:『先生!你必須捧著盛滿油的油鉢,從這名載歌載舞的絕世美女和觀眾間穿過。我會指使一名殺手,拔刀緊隨在你身後!其間,只要有一滴油溢出油鉢,殺手立刻揮刀,砍下你的頭!』比丘們!你們想一想,這位手持油鉢的士夫,能不全心全意覺察油鉢嗎?他會分心去觀看絕世美女的表演以及圍觀的群眾,而不在意背後的殺手嗎?」

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他絕對不會分心,世尊!因為這位士夫,知道身後緊隨殺手持刀伺候,心一直念茲在茲:『我如果掉出一滴油,馬上會被殺手斷頭!』唯有一心一意繫念油鉢,於絕世美女及觀眾群中,小心翼翼穿過,說什麼也不敢左顧右盼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如同那名士夫,一心一意護持油鉢,連絕世美女的歌舞都無法令他分心,因為,只要稍有失神,濺出一滴油,即遭殺頭之禍。比丘!一個修清淨梵行的沙門或婆羅門,也應當像這樣,端正身行,重視威儀,收攝自心,不顧聲色誘惑,善攝一切心法,安住身念處。這樣的修行人,才是我的弟子,才是遵照我的教法實修之人。」

「什麼是:『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攝持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』呢?就是,比丘修習身身觀念住,繫念於身體觀察身體,精勤不懈,善用方法,斷除欲惡不善法,令未生之正智正念生起,令已生之正智正念增長廣大,乃至如實知見一切身行,緣起、無常、無我,並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,調伏世間貪愛、以及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」

「受受觀念住,心心觀念住,法法觀念住,也是這樣修習。」

「這樣就是: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心法,住四念處。」

世尊接著以偈言說:
「專心正念,安住四念處,如護持油鉢一般,
收攝心神,不再對外攀緣馳散,
過程雖然艱困,終究可以到達離斷貪、瞋、癡的勝妙精微境界,
這是因為諸佛所說的四念處言教,有如利劍,能斷世間貪憂、惡不善法,
所以應當一其心念,專精奉持,如護油鉢。
習慣於放逸的凡夫,不可能安住於四念處這種不放逸的修行方式,
自然無法體會勝妙精微的境界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註釋

①「如是,比丘!若有沙門、婆羅門,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……住四念處。」:本段經文,南傳巴利藏︽相應部︾經文作:「諸比丘!我說此喻,乃為使知其義趣。義趣者,諸比丘!『油滿之瓶』,即身念之增上語是。諸比丘!是故,應如是學:我等當修習、多修身念,作為乘、作為地,以隨成,善積習造作。諸比丘!汝等當如是學。」
意即,「盛滿油之瓶」,譬喻身念處增上。比丘應當精勤不放逸,多多修習身念處,以身念處為車乘、以身念處為地基,依此圓滿四念處,並開展卅七菩提分之修習。      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則七:住身念處,守護根門

修習四念處的第七個原則是:繫心身念處,身、身如實知,調伏野慣的六根。
六根,譬如六種未經馴服的動物,個個攀緣追求所樂境界,排斥抗拒不可樂境界。
守護根門,就是將六根繫在身念處的堅柱上,就算六根如何野性,終將調伏下來。
守護根門,就是在六根觸時立念於身保持覺知,不追逐可意境,不拒斥不可意境。
覺知眼在看、耳在聽、鼻嗅香、舌嚐味、身覺觸、意念法,覺知六塵而心不動。
若偶失正念,以致根隨境轉,隨即攝心,念住呼吸或身體動作,令根、塵離繫。
密護根門,護心不隨五欲轉,就像烏龜藏六於殼內,對境無所依,也就無所畏。
若任六根隨逐五欲,必生煩惱,猶如貓狸吞鼠,為解一時之飢,換來致命苦果。

◆經文1  印順本入處相應211經、大正本1171經、佛光版265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。

   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士夫遊空宅中,得六種眾生:一者、得狗,即執其狗,繫著一處;次得其鳥,次得毒蛇,次得野干,次得失收摩羅,次得獼猴,得斯眾生,悉縛一處。其狗者,樂欲入村;其鳥者,常欲飛空;其蛇者,常欲入穴;其野干者,樂向塚間;失收摩羅者,長欲入海;獼猴者,欲入山林。」

「此六眾生,悉繫一處,所樂不同,各各嗜欲到所安處,各各不相樂於他處。而繫縛故,各用其力向所樂方,而不能脫。」

「如是,六根種種境界,各各自求所樂境界,不樂餘境界-

眼根常求可愛之色,不可意色則生其厭;耳根常求可意之聲,不可意聲則生其厭;鼻根常求可意之香,不可意香則生其厭;舌根常求可意之味,不可意味則生其厭;身根常求可意之觸,不可意觸則生其厭;意根常求可意之法,不可意法則生其厭。」

「此六種根,種種行處,種種境界,各各不求異根境界。此六種根,其有力者,堪能自在隨覺境界。如彼士夫,繫六眾生於其堅柱,正出用力,隨意而去;往反疲極,以繩繫故,終依於柱。」

「諸比丘!我說此譬,欲為汝等顯示其義。六眾生者,譬猶六根;堅柱者,譬身念處。若善修習身念處,有念、不念色,見可愛色則不生著,不可愛色則不生厭。耳、聲,鼻、香,舌、味,身、觸,意、法,於可意法則不求欲,不可意法則不生厭。是故,比丘!當勤修習,多住身念處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1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有人於一空屋內,捕捉到六種動物:首先抓到的是一隻狗,就將牠牽到一旁,綁在堅固的柱子上;第二是鳥,再來是毒蛇、狐狼、鱷魚,最後是猴子,都將牠們一一綁在堅固的柱子上。綁在柱子上的狗,一心只想再次進入村莊,奔跑嬉戲;鳥,指望再次騰空高飛;毒蛇,只想著找個洞穴,鑽入藏身;狐狼,樂著墳塚間的腐肉,希望馬上就能衝向該處;鱷魚,就想著早點進入水中;猴子,則渴望入於山林。」

「這六種不同的動物,綁在同一根堅柱上,牠們的愛樂全然不同,每一類動物都渴望趣向牠們所期盼的所在,而互不相樂於他處;如今被綁在同一處,並非牠們樂意趣向之處,所以個個使盡全力,希望脫離堅柱的繫縛,逃向各自愛樂的所在。但因牠們被綁在堅實的柱子上,縱然使盡全力,終究不能脫離。」

「六根,就像這六種動物,各各攀緣相應的境界,對可意境貪愛追求,對不可意境則排拒厭惡。由於六根的功能各各不同,他們所攀緣的境界也就各各相異-  

「眼根常追求可愛之色,對於不可意之色則生瞋厭。」
「耳根常追求可意之聲,對於不可意之聲則生瞋厭。」
「鼻根常追求可意之香,對於不可意之香則生瞋厭。」
「舌根常追求可意之味,對於不可意之味則生瞋厭。」
「身根常追求可意之觸,對於不可意之觸則生瞋厭。」
「意根常追求可意之法,對於不可意之法則生瞋厭。」

「此六根門,各有其所行之處所(眼緣色、耳緣聲、鼻緣香、舌緣味、身緣觸、意緣法),各有其相應之境界,每一根皆不欲求異根境界(如眼只緣色、不緣聲)。此六根門,只要有喜貪的無明衝力,便會肆意攀緣所覺的境界。」

「如我前面所說的譬喻,有人將狗、鳥、毒蛇、狐狼、鱷魚及猴子六種動物,用繩子繫在同一根堅柱上。由於牠們欲樂的境界各自不同,牠們都想掙脫繫縛,隨心之所欲,攀緣各自所樂之處;但因為被繩子牢牢繫縛在堅柱上,雖然牠們用力往返掙扎多次,弄得筋疲力竭,仍然不能脫身,只好乖乖依著堅柱,馴服止息下來。」

「諸比丘!我說這個譬喻,是要為你們顯示其中修行之義理。這六種眾生,譬如六根;堅柱,譬如身念處。若完善修習身念處,就能於觸境時守護六根門-

「覺知眼在看,覺知眼見可愛色、或不可愛色。見可愛色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見不可愛色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「覺知耳在聽,覺知耳聞可意聲、或不可意聲。聞美聲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聞惡聲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「覺知鼻在嗅,覺知鼻嗅香、或臭。嗅香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嗅臭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「覺知舌在嘗,覺知舌嘗可意味、或不可意味。嘗美味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嘗惡味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「覺知身在觸,覺知身觸可意觸、或不可意觸。覺樂觸,正念正知,不生貪著;覺苦觸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「覺知意念法,覺知意念可意法、或不可意法。覺知可意法,正念正知,不生欲求;覺知不可意法,正念正知,不生厭惡。」

「所以,比丘!你們應當精勤修習,多繫心安住身念處,就算隨六根而生的喜貪如何野性,也必可調伏下來。如同那六類眾生,無論怎麼使力,終不得脫離堅柱的繫縛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◆經文2  印順本入處相應207經、大正本1167經、佛光版261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。

   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過去世時,有河中草,有龜於中住止。時有野干,飢行覓食,遙見龜蟲,疾來捉取。龜蟲見來,即便藏六。野干守伺,冀出頭足,欲取食之。久守龜蟲,永不出頭,亦不出足,野干飢乏,瞋恚而去。」

「諸比丘!汝等今日,亦復如是。知魔波旬常伺汝便,冀汝眼著於色,耳聞聲,鼻嗅香,舌嘗味,身覺觸,意念法,欲令出生染著六境。是故,比丘!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,執持眼根律儀住,惡魔波旬不得其便,隨出、隨緣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亦復如是。於其六根若出、若緣,不得其便,猶如龜蟲,野干不得其便。」

    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    「龜蟲畏野干,藏六於殼內;比丘善攝心,密藏諸覺想,不依不怖彼,覆心勿言說。」

    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2

我親自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從前,在河中的草叢裡,住著一隻烏龜。當時,有一隻飢腸轆轆的狐狼,正在尋找食物,遠遠看見這隻烏龜,立即火速跑來捉牠。烏龜看到狐狼飛奔而來,即刻將頭、尾和四肢,縮到龜殼裡。狐狼在旁,一直伺察守候,希望烏龜伸出頭、尾、四肢,便可取而食之。雖然狐狼苦苦守候,烏龜的頭、尾、四肢始終密藏不露,又餓又累的狐狼,只有憤恨離去。」

「比丘們!現在大家要跟烏龜學習,照顧好自己的六根,勿令隨意攀緣六境。要知道,欲魔波旬正在一旁伺候,希望你眼見色著色,耳聞聲著聲,鼻嗅香著香,舌嚐味著味,身覺觸著觸,意念法著法,放縱六識出六根染著六境,欲魔波旬便得隨意自在。」

「所以,比丘們!大家現在應當執持眼根律儀,憶持不忘,正念正知現前的色境,於可愛色不生染著,於不可愛色不生瞋恚,不令眼識出眼根隨境亂舞,惡魔波旬便不得稱心如意。對於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五根,也要像守護眼根一像,執持根律儀,憶持不忘,保持正知正念。」

「只要執持根律儀,完善守護六根,不令六識出於根門、隨境攀緣,惡魔波旬便無法如其所願。就像烏龜,密藏頭、尾、四肢於龜殼內,不令外露;無論狐狼再怎麼饑渴地苦苦守候,終究不得遂其所願,只有黯然離去。」

這時,世尊以偈言說道:

「烏龜怕狐狼,將頭、尾、四肢藏於龜殼內;
比丘要多向烏龜學習,善護六根,
照顧好自己的心念,勿令隨境馳散;
了知一切境界隨緣生滅轉化,無常亦無我,
觸境沒有依戀黏著,就不會有為魔驅使的恐怖,
也不會再有追逐五欲、無明覆心的狀況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◆經文3  印順本譬喻相應15經、大正本1260經、佛光版1004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   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過去世時,有一貓狸,飢渴羸瘦,於孔穴中伺求鼠子,若鼠子出,當取食之。有時鼠子出穴遊戲,時彼貓狸疾取吞之。鼠子身小,生入腹中;入腹中已,食其內藏;食內藏時,貓狸迷悶,東西狂走空宅、塚間,不知何止,遂至於死。」

「如是,比丘!有愚癡人,依聚落住,晨朝著衣持鉢,入村乞食,不善護身,不守根門,心不繫念。見諸女人,起不正思惟而取色相,發貪欲心。貪欲發已,欲火熾然,燒其身心;燒身心已,馳心狂逸,不樂精舍,不樂空閑,不樂樹下,為惡不善心侵食內法,捨戒退減。此愚癡人,長夜常得不饒益苦。是故,比丘!當如是學:善護其身,守諸根門,繫心正念。入村乞食,當如是學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3

    我曾經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。

那時,世尊告訴比丘們:「從前,有一隻貓狸,又餓又渴,又弱又瘦,在洞穴邊伺察守候,等著捉老鼠。只要老鼠鑽出洞口,立刻捉來裹腹。等呀等,終於等到一隻小老鼠,鑽出洞口遊戲。貓狸一見,剎時撲上前去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咬住老鼠,吞進腹中。」

「老鼠的身體很小,被活生生吞入腹中,在又濕又黑的貓貍肚裡,驚恐不已,張嘴狂咬貓狸的內臟。貓狸痛得神志迷亂,氣悶難耐,拔腿狂奔,忽東忽西,在空宅墳塚間亂竄亂撞,身心狂亂,不知如何安止下來,最後氣絕身亡。」

「比丘們!愚癡的出家人,也是這樣,住在聚落旁,一早穿好袈裟,托著鉢,進村乞食。在乞食的過程中,不念茲在茲守護身體行為,不執持根律儀守護六根,不善繫心念住身、受、心、法。看到女人,心就住著在美色上,不再正思惟色相之『無常、苦、無我、不淨』,反而生起『常、樂、我、淨』的不正思惟,愛取色相,生起欲貪。心生欲貪,則點燃欲火,欲火越燒越盛,身燒,心也燒;身心燒燃,心便向外馳散,狂亂放逸,不再樂住精舍中、空閑處、或樹下獨處修行,惡、不善的心念,已經侵蝕了他內心的平靜,於是捨棄戒律,退減道業,還逐五欲,又捲進世間煩惱的漩渦中。這樣的愚癡人,就像那隻生吞老鼠、以致身心狂亂、至死方休的貓貍一般,必定長夜受苦。」

「所以,比丘!你們應當這樣修習:善護身體的一言一行,威儀莊嚴端正,符合正法正律;完善守護六根,覺知六塵境界,若失去正念生起貪念,如實覺知內心有貪,起正思惟,調伏欲貪,斷除欲貪;收攝心念,覺知當下身、受、心、法的實相。以上三者,相依相緣,同時並進,一起圓滿。你們進入村落托鉢乞食之時,應當這樣實踐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十篇:所謂人

眼、色緣,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等法名為人。
於斯等法,作人想,又如是說:「我眼見色,我耳聞聲,我鼻嗅香……」
彼施設又如是言說:「是尊者如是名,如是生,如是姓,如是食……」
是則為想,是則為誌,是則言說。此諸法皆悉無常、有為、思願緣生。


◆經文  印順本入處相應二三○經、大正本三○六經、佛光版二八四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    時,有異比丘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作是念:「比丘云何知、云何見,而得見法?」作是思惟已,從禪起,往詣佛所,稽首禮足,退坐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我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作是念:『比丘云何知、云何見,而得見法?』」

爾時,世尊告彼比丘:「諦聽!善思!當為汝說。有二法,何等為二?眼、色為二,如是廣說,乃至非其境界故。」

「所以者何?眼、色緣,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無色陰,眼色,此等法名為人。於斯等法,作人想、眾生、那羅、摩  闍、摩那婆、士夫、福伽羅、耆婆、禪頭。又如是說:『我眼見色,我耳聞聲,我鼻嗅香,我舌嘗味,我身覺觸,我意識法。』彼施設又如是言說:『是尊者如是名,如是生,如是姓,如是食,如是受苦樂,如是長壽,如是久住,如是壽分齊。』比丘!是則為想,是則為誌,是則言說。此諸法皆悉無常、有為、思願緣生。若無常、有為、思願緣生者,彼則是苦。又復彼苦,生亦苦,住亦苦,滅亦苦,數數出生,一切皆苦。」

「若復彼苦無餘斷:吐、盡、離欲、滅、息、沒,餘苦更不相續、不出、不生,是則寂滅,是則勝妙,所謂捨一切有餘,一切愛盡,無欲、滅盡、涅槃。」
 
「耳……。鼻……。舌……。身、觸緣,生身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是無色陰,身根是色陰,此名為人。如上說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」

「緣意、法,生意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無色陰、四大,士夫所依,此等法名為人。如上廣說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」

「若有於此諸法,心隨入住,解脫不退轉,於彼所起繫著無有我。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見,則為見法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
◆讀經筆記

    我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    當時,有一名比丘,獨自在安靜的地方專精禪思,生起這樣的心念:「比丘應當如何正知、如何見證,才能知見空性?」帶著這個未解的疑惑,起身離座,去拜見佛陀,稽首禮足後,退坐一旁,稟告佛陀說:「世尊!我今日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生起這樣的心念:『比丘如何正知、如何見證,而得見法?』」

     那時,世尊告訴該比丘:「收攝你的心,仔細聆聽!好好思惟!我現在就為你說明。兩種現象,構築世間。哪兩種呢?就是眼、色,耳、聲,鼻、香,舌、味,身、觸,意、法--這六根對六塵的根、塵二法。如果有人說:『非此二法,另有其他二法。』他只是流於空談,追問下去,徒增自己和他人的迷惑,因為這不是他的境界所能知見的。」

    「為什麼呢?因緣於眼根觸色塵,產生眼識,三者和合生觸,於觸境時,同時產生感受、想法、意思衝動。受、想、思、識四陰,是非物質(心理)現象;眼根,是色陰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因緣和合所形成的物質(生理)現象。色、受、想、思、識,這五陰現象,稱之為『人』。對於這五陰現象,冠之以:人、眾生、那羅(人)、摩  闍(人間或人趣)、摩那婆(少年)、士夫、福伽羅(人)、耆婆(譯壽命,有情之代名詞)、禪頭(人或有情)等,種種名稱、想法、認同、區分。

    繼而,對五陰現象產生自我認同,於六根觸境時,生起『我、我所』的投射,如是說:『我的眼睛看見色、我的耳朵聽見聲、我的鼻子嗅到香、我的舌頭嘗到味、我的身體觸細滑、我的意識在分別萬法。』以此為基礎,又構築了種種與人相關的概念和說詞:『這位尊者名叫某某、何時出生、屬某族姓、如此飲食、如此受世間苦樂、如此長壽、如此久住人間、如此壽終。』比丘!這些都是世間的想法、記錄、說詞。這些現象都是無常、有為造作、緣自於思想和願望引生出來的。凡夫若在無常的現象中造作、抓取、思願有續,必會受苦。這種緣自於有續的衝動而不斷抓取的苦,使他出生的時候苦,活著的時候苦,命終的時候也苦,無明的業因不斷,未來必有無數次的輪迴出生,一切都是苦。」

    「若能如實正觀一切現象緣起性空--無相、無願(止息任何思願及投射)、無所有--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(無時間相),這些苦就能完完全全的斷除:對根、塵二法的欲貪吐出、吐盡、離斷欲貪、滅除有續的因、乃至止息有續的衝動、連最微細的煩惱也不再生起,則苦不相續、不出現、永不生起。這種狀態是完全的寂滅,是最勝妙的境界,因為捨離了一切貪、瞋、癡的覆蓋,滅盡一切愛欲,達到無所取著、煩惱滅盡、寂靜涅槃的境界。」

    「耳……。鼻……。舌……。身根覺觸塵,生身識,三者和合生觸,於觸境時,同時產生感受、想法、意思衝動。受、想、思、識四陰,是非物質(心理)現象;身根,是色陰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因緣和合所形成的物質(生理)現象。色、受、想、思、識,這五陰現象,稱之為『人』。凡夫對於身觸時所產生的受、想、思,生起『人、我、我所』的想法。如上所說,身識若對觸塵起了喜貪,就會不斷的對外接觸抓取,大苦因而聚集;身識若對觸塵没有喜貪,就滅了對外接觸抓取的衝動,因而滅盡煩惱、寂靜涅槃。」

    「意根觸法塵,生意識,三者和合生觸,於觸境時,同時產生感受、想法、意思衝動。受、想、思、意識四陰,是非物質(心理)現象,加上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聚合成的物質性色陰(生理現象),形成人類賴以存活的載體。這五陰現象,稱之為『人』。凡夫對於意觸時所產生的受、想、思,生起『人、我、我所』的想法。如上所說,意識若對法塵起了喜貪,就會不斷對外接觸抓取,大苦因而聚集;意識若對法塵没有喜貪,就滅了對外接觸抓取的衝動,因而滅盡煩惱、寂靜涅槃。」

    「若如實知五受陰的現象,是無常、有為造作、由思想和願望引生出來的,其本質是緣起性空,就不會再執取而衍生眾苦。如此,就是心入於法,正趣涅槃,於六根觸境時,能夠覺知並捨離貪、瞋、癡,明覺、解脫、不退轉。這是因為正知正見諸法空、無我、無我所,而離斷五受陰的繫縛,心得自在。比丘!如此正知、如此見證,就是見法。」

    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都歡喜奉行!     (李慶謨)

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