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篇:所謂人

眼、色緣,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等法名為人。
於斯等法,作人想,又如是說:「我眼見色,我耳聞聲,我鼻嗅香……」
彼施設又如是言說:「是尊者如是名,如是生,如是姓,如是食……」
是則為想,是則為誌,是則言說。此諸法皆悉無常、有為、思願緣生。


◆經文  印順本入處相應二三○經、大正本三○六經、佛光版二八四經

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    時,有異比丘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作是念:「比丘云何知、云何見,而得見法?」作是思惟已,從禪起,往詣佛所,稽首禮足,退坐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我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作是念:『比丘云何知、云何見,而得見法?』」

爾時,世尊告彼比丘:「諦聽!善思!當為汝說。有二法,何等為二?眼、色為二,如是廣說,乃至非其境界故。」

「所以者何?眼、色緣,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無色陰,眼色,此等法名為人。於斯等法,作人想、眾生、那羅、摩  闍、摩那婆、士夫、福伽羅、耆婆、禪頭。又如是說:『我眼見色,我耳聞聲,我鼻嗅香,我舌嘗味,我身覺觸,我意識法。』彼施設又如是言說:『是尊者如是名,如是生,如是姓,如是食,如是受苦樂,如是長壽,如是久住,如是壽分齊。』比丘!是則為想,是則為誌,是則言說。此諸法皆悉無常、有為、思願緣生。若無常、有為、思願緣生者,彼則是苦。又復彼苦,生亦苦,住亦苦,滅亦苦,數數出生,一切皆苦。」

「若復彼苦無餘斷:吐、盡、離欲、滅、息、沒,餘苦更不相續、不出、不生,是則寂滅,是則勝妙,所謂捨一切有餘,一切愛盡,無欲、滅盡、涅槃。」
 
「耳……。鼻……。舌……。身、觸緣,生身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是無色陰,身根是色陰,此名為人。如上說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」

「緣意、法,生意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無色陰、四大,士夫所依,此等法名為人。如上廣說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」

「若有於此諸法,心隨入住,解脫不退轉,於彼所起繫著無有我。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見,則為見法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
◆讀經筆記

    我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    當時,有一名比丘,獨自在安靜的地方專精禪思,生起這樣的心念:「比丘應當如何正知、如何見證,才能知見空性?」帶著這個未解的疑惑,起身離座,去拜見佛陀,稽首禮足後,退坐一旁,稟告佛陀說:「世尊!我今日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生起這樣的心念:『比丘如何正知、如何見證,而得見法?』」

     那時,世尊告訴該比丘:「收攝你的心,仔細聆聽!好好思惟!我現在就為你說明。兩種現象,構築世間。哪兩種呢?就是眼、色,耳、聲,鼻、香,舌、味,身、觸,意、法--這六根對六塵的根、塵二法。如果有人說:『非此二法,另有其他二法。』他只是流於空談,追問下去,徒增自己和他人的迷惑,因為這不是他的境界所能知見的。」

    「為什麼呢?因緣於眼根觸色塵,產生眼識,三者和合生觸,於觸境時,同時產生感受、想法、意思衝動。受、想、思、識四陰,是非物質(心理)現象;眼根,是色陰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因緣和合所形成的物質(生理)現象。色、受、想、思、識,這五陰現象,稱之為『人』。對於這五陰現象,冠之以:人、眾生、那羅(人)、摩  闍(人間或人趣)、摩那婆(少年)、士夫、福伽羅(人)、耆婆(譯壽命,有情之代名詞)、禪頭(人或有情)等,種種名稱、想法、認同、區分。

    繼而,對五陰現象產生自我認同,於六根觸境時,生起『我、我所』的投射,如是說:『我的眼睛看見色、我的耳朵聽見聲、我的鼻子嗅到香、我的舌頭嘗到味、我的身體觸細滑、我的意識在分別萬法。』以此為基礎,又構築了種種與人相關的概念和說詞:『這位尊者名叫某某、何時出生、屬某族姓、如此飲食、如此受世間苦樂、如此長壽、如此久住人間、如此壽終。』比丘!這些都是世間的想法、記錄、說詞。這些現象都是無常、有為造作、緣自於思想和願望引生出來的。凡夫若在無常的現象中造作、抓取、思願有續,必會受苦。這種緣自於有續的衝動而不斷抓取的苦,使他出生的時候苦,活著的時候苦,命終的時候也苦,無明的業因不斷,未來必有無數次的輪迴出生,一切都是苦。」

    「若能如實正觀一切現象緣起性空--無相、無願(止息任何思願及投射)、無所有--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(無時間相),這些苦就能完完全全的斷除:對根、塵二法的欲貪吐出、吐盡、離斷欲貪、滅除有續的因、乃至止息有續的衝動、連最微細的煩惱也不再生起,則苦不相續、不出現、永不生起。這種狀態是完全的寂滅,是最勝妙的境界,因為捨離了一切貪、瞋、癡的覆蓋,滅盡一切愛欲,達到無所取著、煩惱滅盡、寂靜涅槃的境界。」

    「耳……。鼻……。舌……。身根覺觸塵,生身識,三者和合生觸,於觸境時,同時產生感受、想法、意思衝動。受、想、思、識四陰,是非物質(心理)現象;身根,是色陰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因緣和合所形成的物質(生理)現象。色、受、想、思、識,這五陰現象,稱之為『人』。凡夫對於身觸時所產生的受、想、思,生起『人、我、我所』的想法。如上所說,身識若對觸塵起了喜貪,就會不斷的對外接觸抓取,大苦因而聚集;身識若對觸塵没有喜貪,就滅了對外接觸抓取的衝動,因而滅盡煩惱、寂靜涅槃。」

    「意根觸法塵,生意識,三者和合生觸,於觸境時,同時產生感受、想法、意思衝動。受、想、思、意識四陰,是非物質(心理)現象,加上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聚合成的物質性色陰(生理現象),形成人類賴以存活的載體。這五陰現象,稱之為『人』。凡夫對於意觸時所產生的受、想、思,生起『人、我、我所』的想法。如上所說,意識若對法塵起了喜貪,就會不斷對外接觸抓取,大苦因而聚集;意識若對法塵没有喜貪,就滅了對外接觸抓取的衝動,因而滅盡煩惱、寂靜涅槃。」

    「若如實知五受陰的現象,是無常、有為造作、由思想和願望引生出來的,其本質是緣起性空,就不會再執取而衍生眾苦。如此,就是心入於法,正趣涅槃,於六根觸境時,能夠覺知並捨離貪、瞋、癡,明覺、解脫、不退轉。這是因為正知正見諸法空、無我、無我所,而離斷五受陰的繫縛,心得自在。比丘!如此正知、如此見證,就是見法。」

    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都歡喜奉行!     (李慶謨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