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原則九:專心正念,如護油鉢

修習四念處的第九個原則是:培育專心念住、持續觀照的能力。
猶如一人手捧滿油鉢,從美女及群眾間走過,只要鉢中濺出一滴油,即遭殺頭之禍。
這人必念住油鉢,有止有觀,正念正知,不敢分心,覺知聲色,但不顧盼、不隨逐。
這人必念住身行,動中有定,保持平衡,不緊不懈,才能穩穩護住油鉢,持續觀住。
這是由局部開放到整體的觀照:覺知油鉢→覺知身行→覺知與他境保持安全互動。
修習四念處,如守護油鉢,必須念茲在茲身、受、心、法,隨時觀察,隨時平衡。
心住四念處,穿過欲樂及禪悅等境界,如實覺知但不顧念,「三依一向」修平衡心。
唯有正身自重、專一心念、不顧聲色、善攝心法,才能磨利正念寶劍,斷除貪憂。

 

◆經文 印順本念處相應26經、大正本623經、佛光版637經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世間言美色。世間美色者,能令多人集聚觀看者不?」

諸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若世間美色,世間美色者,又能種種歌舞伎樂,復極令多眾聚集看不?」

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若有世間美色,世間美色者,在於一處,作種種歌舞伎樂戲笑,復有大眾雲集一處。若有士夫不愚、不癡,樂樂、背苦,貪生、畏死,有人語言:『士夫!汝當持滿油鉢,於世間美色者所及大眾中過。使一能殺人者,拔刀隨汝,若失一渧油者,輒當斷汝命。』云何,比丘!彼持油鉢士夫,能不念油鉢,不念殺人者,觀彼伎女及大眾不?」

比丘白佛:「不也,世尊!所以者何?世尊!彼士夫自見其後有拔刀者,常作是念:『我若落油一渧,彼拔刀者當截我頭。』唯一其心,繫念油鉢,於世間美色及大眾中,徐步而過,不敢顧眄。」

「如是,比丘!若有沙門、婆羅門,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者,則是我弟子、隨我教者。云何為『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攝持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』?如是,比丘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受、心、法法觀念住,亦復如是。是名,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心法,住四念處。」①
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專心正念,護持油鉢,自心隨護,未曾至方。
甚難得過,勝妙微細,諸佛所說,言教利劍,
當一其心,專精護持。非彼凡夫,放逸之事,
能入如是,不放逸教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!

◆讀經筆記

我這麼聽聞:有一時,佛陀住在波羅奈國、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

當時,世尊告訴諸比丘:「世間人對於因緣所生的色相,有所謂『美色』的論定。若為世人所公認的美色,會吸引眾人目光,聚集圍觀嗎?」

諸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若為世間審美標準所認定的絕世美女,又能歌善舞、多才多藝,是否會吸引更多人群圍觀欣賞?」

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若有一位世人公認的絕世美女,在某個地方載歌載舞,表演種種才藝,巧笑倩兮娛樂眾人;於是一大群人,像雲一般聚攏過來,駐足欣賞。有位士夫,不愚、不痴,追求安樂、厭離痛苦,貪生、怕死,這時,卻有人逼迫他說:『先生!你必須捧著盛滿油的油鉢,從這名載歌載舞的絕世美女和觀眾間穿過。我會指使一名殺手,拔刀緊隨在你身後!其間,只要有一滴油溢出油鉢,殺手立刻揮刀,砍下你的頭!』比丘們!你們想一想,這位手持油鉢的士夫,能不全心全意覺察油鉢嗎?他會分心去觀看絕世美女的表演以及圍觀的群眾,而不在意背後的殺手嗎?」

比丘稟告佛陀說:「他絕對不會分心,世尊!因為這位士夫,知道身後緊隨殺手持刀伺候,心一直念茲在茲:『我如果掉出一滴油,馬上會被殺手斷頭!』唯有一心一意繫念油鉢,於絕世美女及觀眾群中,小心翼翼穿過,說什麼也不敢左顧右盼!」

佛陀告訴比丘們:「如同那名士夫,一心一意護持油鉢,連絕世美女的歌舞都無法令他分心,因為,只要稍有失神,濺出一滴油,即遭殺頭之禍。比丘!一個修清淨梵行的沙門或婆羅門,也應當像這樣,端正身行,重視威儀,收攝自心,不顧聲色誘惑,善攝一切心法,安住身念處。這樣的修行人,才是我的弟子,才是遵照我的教法實修之人。」

「什麼是:『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攝持一切心法,住身念處』呢?就是,比丘修習身身觀念住,繫念於身體觀察身體,精勤不懈,善用方法,斷除欲惡不善法,令未生之正智正念生起,令已生之正智正念增長廣大,乃至如實知見一切身行,緣起、無常、無我,並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,調伏世間貪愛、以及貪愛所緣生的憂悲惱苦。」

「受受觀念住,心心觀念住,法法觀念住,也是這樣修習。」

「這樣就是:比丘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色,善攝心法,住四念處。」

世尊接著以偈言說:

「專心正念,安住四念處,如護持油鉢一般,
收攝心神,不再對外攀緣馳散,
過程雖然艱困,終究可以到達離斷貪、瞋、癡的勝妙精微境界,
這是因為諸佛所說的四念處言教,有如利劍,能斷世間貪憂、惡不善法,
所以應當一其心念,專精奉持,如護油鉢。
習慣於放逸的凡夫,不可能安住於四念處這種不放逸的修行方式,
自然無法體會勝妙精微的境界。」

佛陀說完此經後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奉行!

◆註釋

①「如是,比丘!若有沙門、婆羅門,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……住四念處。」:本段經文,南傳巴利藏《相應部》經文作:「諸比丘!我說此喻,乃為使知其義趣。義趣者,諸比丘!『油滿之瓶』,即身念之增上語是。諸比丘!是故,應如是學:我等當修習、多修身念,作為乘、作為地,以隨成,善積習造作。諸比丘!汝等當如是學。」
意即,「盛滿油之瓶」,譬喻身念處增上。比丘應當精勤不放逸,多多修習身念處,以身念處為車乘、以身念處為地基,依此圓滿四念處,並開展卅七菩提分之修習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始佛教明和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